这种级别的难题,想要解出来是非常困难的,就算是解出来,其过程也会非常复杂。
重要的是哥德巴赫猜想是一道数学题目,数学题目不像是生物学研究,比如说风湿性关节炎,去机制病理是固定不变的。
假如哥德巴赫猜想是成立的,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不只有一种方法能证明其成立,甚至说可以有无数种方法。
题目越简单、解答过程就越单一;反之,题目越复杂、难度越高,解题方法也就会越多。
群论,也许能证明出来。
筛法,也可以。
其他方法自然也是可能证明出来的。
《相关率》不能起到作用也是有道理的,没有确定的证明思路,如何去判定有没有关系?
“所以说,也许能用几种方法证明出哥德巴赫猜想?”
赵奕思考着默默摇头,别说是几种方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哪怕只是用一种方法证明,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寻找一种固定的道路,去寻求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才能依靠《相关率》得到线索。
“头疼。”
赵奕用力按了按额头,旁边儿的陈明已经睡眼朦胧,不断做点头动作似乎很有意思。
前排的人也差不多。
倒是后排有两个中年人,不断讨论的物理话题。
当赵奕转头看过去的时候,后排有些显老的那个,朝着他挥了一下手,说道,“赵奕呀,你对物理有研究吗?”
赵奕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你……是……?”在水木大学以及上飞机前,就有人依次给做介绍,但参观团有二十多个人,他也没有太刻意去记名字。
眼前的这位只能说眼熟,但具体名字就记不住了。
后排的人似乎不在意,他主动把手伸过来,“阮文烨。”
赵奕恍然,“阮院士!”
阮文烨是国家原子能研究院的院士,是‘观光团’中比较重量级的人物。
如果国内要建设粒子对撞机,国家原子能研究院肯定是技术参与单位,出身原子能研究院的,就是‘观光团’的主导人物。
两人握手。
阮文烨面带微笑的看着赵奕,表现出了一种主动的亲和,他对赵奕还是很感兴趣的。
数学、物理不分家。
所有的物理学家,数学都不会差,正因为如此,阮文烨知道数学研究到赵奕这种程度,是国家多么宝贵的人才。
现在是去看欧洲大型对撞机的测试实验,团队里大部分都是研究物理的学者,可不得不去找几个专业的数学家,原因就在于物理上的好多数据,都需要数学来支持,好多工作的计算会非常复杂,而他们对于数学的计算没有足够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