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这特么是作弊了吧

作者:不吃小南瓜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要的。

高中的课本上就有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从而改变方向。

以改变方向的角度弧线,再加上其他一系列的数据,就能够判断粒子的性质、带电量等等。

赵奕仔细看着埃德米尔的工作,电脑上一个个粒子的轨迹图像被完善,这些就会成为那些团队研究分析的数据资料。

好多团队的人也会参与到工作中。

国内团队也有几个人参与到工作,但因为不是他们的主场,他们都是在主厅工作。

赵奕对收集数据没兴趣,他看了有一阵就没有兴趣,而是回去继续查看原来收集的图片资料。

他从中找出了确凿无疑的一对光子。

埃德米尔给他提供了很多图片相关的研究报告,他从报告里找到了这一对光子的叙述,但只是被一句话带过,“是粒子发散出的光子对。”

没有了。

显然。

这一对光子被研究团队忽略了。

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图片上类似的小点实在太多了,放在一起根本就不会注意到,但是光子对还是有确凿的数据分析的。

赵奕凭借那些分析好的数据,很容易就计算出了希格斯粒子的质量--

125gev 左右。

因此就很容易得出结论,“在120gev-130gev区间,存在着大量的希格斯粒子。”

赵奕还以《因果律》判断了结果,得到的答案当然是正确的。

所以接下来就是对120gev-130gev区间进行研究,他查看了好多好多相关的资料,但之前的研究中,120gev-130gev区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甚至没有被特别标注出来成为一个区间,但相关的研究还是有不少的,把相关的资料全部放在一起,他就开始仔细解读其中的数据、研究内容。

两天后。

赵奕走出了工作间,和团队的其他人,一起回到了小镇。

这时候所有数据都已经出来了。

国内团队被分配到的工作,是研究e区几个探测器上的数据,数学家的作用就是在这里体现的。

赵奕和陈明的工作一样,就是分析图像上每个点、每个线的粒子,依照他们的行进路线和特性,去计算出粒子的数据。

这个是个繁杂的计算工作。

不过对于赵奕来说是很简单的,粒子的性质可以通过《因果律》来判断,无法判断出性质的东西,就属于暂时还没有发现的东西。

这些位置都被标记了出来。

如果是已经被发现、并能确定结果的粒子,就只是一个简单的计算问题。

如果放在半年以前,赵奕一定会非常的头疼,因为单纯的计算,结果是不确定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