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可能会就变成另一种全新的物质,硬度、熔点、抗辐射、抗腐蚀性等都会发生变化。
这也许就会成为一种非常有用的材料。
于此同时。
z波卫星武器小组,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实验的数据总结工作。
第一次的实验是打击常规巡航导弹目标,实验非常的完美,但是和预定还是有偏差的,,卫星雷达系统锁定目标以后,指挥员当即做出了发射指令。
虽然武器直接命中了目标,但发射时间还是有些早了。
实验最初的计划是在导弹进行巡航,也就是进入大气层以后,再使用卫星武器进行打击。
这一阶段,巡航导弹会以稳定的速度前进,打击的命中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九。
实际上,指挥员临时做打击决定,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确定,导弹继续往上进入大气层以后,还能够精准的捕捉,主要卫星武器依靠卫星体系捕捉目标,而卫星体系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不能被太阳风暴、磁场以及天气等因素干扰到。
当然了。
这只是个小问题。
无论是在导-弹发射过程中,还是在巡航过程中进行打击,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让导弹提前引爆。
在实验结束以后,z波卫星武器小组就开始收集各种数据,包括z波传导的距离、即时能量参数、发射延迟时间,也包括卫星武器后续的z波装置充能速度、发射z波导致的轨道偏移量以及即时的能耗,等等。
这些数据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小组了解到,卫星武器发射了一次z波打击目标后,会处在什么样的状态。
等一切的数据归纳汇总以后,z波卫星武器小组就准备进行第二次实验。
第二次实验的预定是海上目标,最开始的目标是一艘行驶中的渔船,后来z波小组认为,用z波武器打渔船,实在是有些‘大炮打蚊子’的性质。
z波小组向上级提交了申请,认为应该更换更大的目标,最终目标锁定在一艘即将退役的战舰。
这艘大型战舰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产品,服役了三十几个年头,性能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但是考虑到战舰还是有一定的作用,就一直在服役状态。
在常规状态下,战舰会有两百多人工作,一起进行海上的巡航,他们不知道战舰还要服役多久,但只要在进行服役,他们就需要在上面工作。
这天他们接到了个奇怪的指令--把战舰开到固定坐标位置后,就快速全体进行运载船远离战舰。
为什么要这样?
没人知道。
服从命令刻在了他们的基因里,但还是有人私下谈论,“难道是战舰要退役了?但就算是退役,也应该是进船厂拆解,才算真正退役吧?”
“我有种预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