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是时候开启太空航路了!

作者:不吃小南瓜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前者是增长的关键行业,市场预计未来对太阳能电池需求会大大增加,硅材料也迎来了上涨,只不过上涨的幅度有限,主要是因为硅元素太普遍,无论是单晶硅还是多晶硅,主要成本在于提取制造,而不是材料有多高的价值。

——

在无限动力汽车相关的技术公开以后,奕星无限动力公司要解决的就是销售问题了。

这也根本不算问题。

看看舆论的反应就知道,只是第一批一万辆汽车,上市的当天就能销售一空。

奕星无限动力公司才刚组建销售部门,部门里就只有十几个人,其中几个还是技术员。

销售部门召开了会议,决定还是以网络订购为主,他们要制作相关的销售页面,并在特定时间开放订购。

赵奕交代好了后续工作,就乘车去了首都参加会议,他要参加的是有关空间光能传输的技术会议。

上级部门对于空间光能传输技术非常重视。

奕星无限动力公司已经做出了接收转化端成品,无限动力汽车采用的光能接收转化器,可以提供源源不断超过四十千瓦的电能。

这是非常需要重视的东西。

光能接收转化器的重量在三百公斤左右,就能够提供超过四十千瓦的电能,最主要是不用供给原料,电能就会源源不断的输出。

要知道,空间站的太阳能电池板,平均转化电能的功率也不过一百多千瓦。

显然。

这项技术未来应用会非常的广泛,但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最大的限制还是电能转化功率的问题。

高层直接问起了功率问题。

如果能够解决电能转化功率的问题,就可以把相关的技术,应用在需要高功率的飞机或者其他领域。

赵奕摇头说道,“想要把这个技术应用在航空领域,根本是不现实的,因为聚能卫星传输的功能是有限的,哪怕转化率足够高,也无法奢侈到供给需要高功率的飞机使用。”

“另外,需要高速运作的飞行器,也很难用电动机来推动,最少现有技术并不支持。”

“不过,这里我主要说一点,就是功率转化的问题。”

赵奕站了起来,表示对问题的重视,“在功率转化上,技术并不存在难题,难以突破的是制造工艺。”

“我们的光能接收转化器,主要制作成本就在硅片上。”

“压缩的单晶硅熔点超过七千摄氏度,强度和韧性都有大大提升,我们的合作厂商无法把这种材料,切割成理想中的薄片。”

“所以,我们所制造出来的转化器,内部的单晶硅并没有发挥出最大的转化效能。”

“现在我们的压缩材料技术,已经远远的高出了制造技术,所以我建议,应该考虑扩大高等压缩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