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卫浴房多花了点心思,利用建筑微调权限,隔出了东南西北四块。
分块后南面卫浴间最小,也只有一套卫+浴设施,属于柏素清的专用。
其它三面大小一致,都是两个紧邻又隔断的卫浴间,各自有单独的卫+浴设施。
顾恪自然选了东面的一个作专用卫浴间,剩下的那间两小共用。
秦大小姐则要了北面一间,另一间梅兰竹菊共用。
西边的两间则是春夏秋冬共用。
还有那个安静呆愣的萨兰珠,小萍儿会定期拉去她们那间洗刷干净。
花光了魂源,玉龙峰上的用水量也大了起来。
如今每日众女必会习水淋浴一次,秦柏两人那里还各有一个冰心浴缸和聚神浴缸,不可能放着不用。
在数十丈外的小溪取水,又不能直接把水缸扔很浅的小溪里去。
其次,做饭、煮茶、浇田用水也不少。
魂源用光光,用紫竹也不用再紧巴巴的。
于是,顾恪就开始捣鼓小屋的“自来水系统”。
先再小溪往上些的位置找到一处合适的地方,引偏溪流。
再把底部的石头加深,造出一个长宽约六尺,深三尺的石坑。
引回溪流后,这里就成了一个全新的小水潭,也可以叫——蓄水池。
选取紫竹最粗大的底部到中部那两丈长的部分,由柏素清以碧海劲操控锋利+5的小竹刀,穿透其中竹节。
再利用紫竹上下部自然的直径差,两两相套,并用坚韧不腐的灰茅草塞紧接口内的缝隙,铁线藤扎紧接口外部。
将竹管接口放到固定于地面的x形竹架上,从蓄水池一路向下数十丈,抵达厨房上的高坡。
那里放着一口带有净化特性的加盖大水缸,接住留下的溪水。
大水缸靠下的位置有两个出水洞口,接上竹管,将一根通向更西边的卫浴房,提供淋浴用水。
另一根通往厨房,用于做饭饮用。
大水缸底部又是顾恪挖出的尺许石坑,汇聚从缸口漫出来的溪水,再从东边缺口的两条u形竹水槽流出,经过仙田两旁,末端再重归仙田下方的溪流。
卫浴房和厨房的“自来水管”末端则有简易版的水龙头。
一块圆柱形的木塞垂直插下,就能堵住转向头,关闭水流。
提起后水流可流过转向头,朝下进入水缸。
虽然这简易水龙头有点漏水,但有水缸接着也无妨。
以前老式水龙头容易漏水,很多人不愿浪费,都是这样干的。
自来水系统一“落成”,立刻得到了众女集体好评。
打水什么的,还是比较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