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章榨油,点豆腐

作者:冰原三雅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

再说回榨油,现代社会分为压榨法和浸出法,后者大规模生产成本更低,超市里的大豆植物油就多为浸出法制造。

压榨法又分冷榨热榨,区别就在于是否先加热原材料。

冷榨出油率更低,古代一般都选择先先将原材料破碎,加热,榨取的热榨。

这一点无论原材料是茶籽、油菜籽、花生、豆子都都一样。

顾恪上辈子没学过这个,但春夏二女知道大体流程。

所以众人到了加工坊后,首先就是用石碾将黑豆破碎成瓣。

对于如今的顾恪来说,只要有材料,做个石碾不过分分钟的事,早已提前准备好。

然后两小充当了大牲口,推着碾子不断转圈。

不是虐待她们,而是她们如今都是二转,即将迈入三转的阶段。

春夏秋冬不过是入门,升二转还要些时间。

两个小丫头吃饱喝足后,精力充沛的无处发泄,不用也是浪费。

秦大小姐更是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想抢活都没戏,梅兰竹菊绝对会代劳。

黑豆的初步破碎不能太细,所以才用碾子,而不是石磨。

这次是试验,只拿了五百斤黑豆做原材料。

春夏秋冬帮忙扫走碾好的黑豆,再用大簸箕将漏网之鱼筛出来,留在一起碾第二次。

如此重复几次,兰菊二女还主动替换过两小,完成了一半的工作量,五百斤黑豆便碾完了。

用时不过三刻钟,相当迅速,推碾子和收拾黑豆的人都没感觉累。

之后是上锅蒸热。

竹编大蒸笼上铺着灰茅草,以免黑豆碎粒漏下去,

五层大蒸笼放在竹架上,悬于大铁锅上方,免得把这唯二的大铁锅给压扁了。

然后加大火力,让锅里的水沸腾,变成水蒸气涌入上方。

柏素清隔段时间会伸手进去,试出蒸笼内碎粒的温度。

大概半小时后,碎粒温度超过一百度些许,再依次从最下方开始取出蒸笼。

为什么柏姐姐能空手测温度?因为她修炼的碧海劲偏阴寒,对热度比较敏感。

只要把碎粒温度与沸水温度对比,估计略高出沸水的温度不要太简单。

众女早已拿着大把的灰茅草和竹圈等在一旁。

取出的蒸笼打开,她们手拿石碗将热腾腾的碎粒倒进铺在竹圈里的灰茅草上。

竹圈直径一尺,宽寸许,铺进去的碎粒抹平抹匀,再将灰茅草盖住表面。

一个个这样的“碎粒饼子”叠起来,放在收油石台上。

这种石台中间有一层浅凹,边缘有一个外延开口,油可以从这里流出,落入开口下方的容器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