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章文典,无名之笔,技能书

作者:冰原三雅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两个曾经的官宦小姐在山谷里也得干活练武,手脚上的肌肉线条都明显起来。

只有偶尔在一起休息闲聊时,还会拽几句诗文和闺房话本。

当然,比起在训教司的那些日子,此处山谷就是天堂。

顾恪成为了实质上的山谷主人后,梅兰竹菊更很少使唤她们。

而作为大管家的柏素清,只会安排事务,让她们把事做好,压根不会有谁盯着。

至于顾恪那里,秋冬想凑上前都难,因为他最喜欢使唤的是两小。

然后因为试验食物和衣物的手艺,对春夏使唤得也比较多。

秋冬只能打打下手,不自觉就有偏离中心的感觉。

也是因此,此刻见顾恪难得地要出手写下“大作”,秋霜分外期待。

顾恪自是无所谓,他又不是靠写字混饭吃的,写再丑那也叫个性。

拿起顺手带来的竹片,蘸上墨水,刷刷刷在上面运笔如飞,不过片刻功夫就写出一条十来字。

一旁围观“大作”的秋露瞪大双眼,颇像条死鱼,嘴巴也不知不觉间张得老大,硬生生被震住了。

天罗手在身,顾恪写字速度飞快,片刻后就写满了数十条竹片,方才停手。

蹙眉拿着竹片和无名之笔,在两者之间来回扫视,他不禁喃喃:“就这?”

竹片写下的是很熟悉的农学,因为它分成很多部分,如浇水这种基础只有三五百字。

若是黑煞掌这些武学,因为太详尽,入门基础都有上千字。

试验而已,他当然不想费事。

结果写完农学开头的浇水基础,他便知晓无名之笔的点睛效果了。

所谓点睛,取的就是画龙点睛的意思。

他可以通过无名之笔,将自身的部分精神意念,灌注并存留在作品上,供他人学习观摩。

比如他写的农学浇水篇,别人拿去看了,便能得到他相关的感悟,快速理解。

说起来倒是与系统灌顶传授武学类似,可其效果……太低了。

系统灌顶是百分百无死角无错漏,只要是个正常人就能跟着练,见效很快。

点睛却只是执笔者的个人感悟和经历,错误疏漏在所难免。

更鸡肋的是学习观摩所得还很少,不会超过执笔者的两成。

想到这里,顾恪突然反应过来:等等,不对!是自己想岔了。

他这点农学水平也就能与普通农民相比,观者得到两成自是没甚大用。

可要是秦大小姐和柏素清写下自身对武学的感悟,给他这种武盲看呢?

这两位可是武宗。

对武学的理解高度,相比接触练武才一年的顾恪来说,绝对是高屋建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