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带壳水煮,一部分炒熟。
到中午时,大部分花生还在屋外自然晾晒,等着稍后入库。
盐水花生和炒花生,作为休息时的小点心就送上了桌。
花生这东西众女大多都不陌生,除了穷乡僻壤出来的两小,以往在家里都吃过。
说说笑笑拿起剥壳,放进口中。
炒花生是永不过时的经典,只靠自身的干香与油香,就显得浓郁厚重。
像顾恪小时候从来都是先吃瓜子,再吃花生,否则会觉得瓜子味儿都压得没了。
盐水花生是上一世烧烤摊的常客,与盐水毛豆的组合,类似炒瓜子花生一般。
说是盐水其实是五香口味,煮时水里除了放盐,还可以放姜、八角、花椒、桂皮、香叶、糖、料酒。
五香味的层次丰富,全容纳于绵软的花生仁内,吃起不似炒花生那般口干舌燥,一口气能撸下一大盘。
这还只是花生最普通的吃法。
没两天,在吃货满的“督促”下,顾恪和春夏两女就做出了饼干。
加工坊里出产过低筋面粉,与花生油、花生碎、糖、盐混合,再送进恒温烤炉里小火烤熟,出来就是最简单的花生小饼干。
有了这东西,小满连吃饭都会留着点力了。
没办法,小饼干可是紫麦面粉做出来的,超级管饱。
饭吃多了还怎么吃着香甜可口的小零食。
在此之后,她随身就带着一个小布袋,里面不是装着炒花生就是小饼干。
忙碌之后,就拿出来和小萍儿分享,两小蹲在田间地头,美滋滋地吃上一点,满足感不要太强。
其余众女没那么夸张,但即便秦大小姐那边也常备了炒花生和小饼干。
每天上午练武干活,中午吃饭。
下午在卧房和书房休憩时,四周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屋内轻声细语,闲聊漫谈,桌上花生小饼干,一壶紫叶茶,尽是一片安宁祥和。
……
如此忙忙碌碌间到得十二月,凛冬已至,漫天大雪落下,再次覆盖了玉龙山谷。
正是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今年谷内草木疯长,分外繁盛。
即便大雪漫漫,处处深绿枝叶仍然不曾离去,给寂寥的山谷点缀上点点沉静生机。
此刻它们傲视风雪,到得来年又会早早复苏,不屈而顽强。
玉龙峰上的情形远胜去年此时。
用技能书补上了识文断字和武学基础的短板,春夏秋冬皆已晋升第二轮。
虽只是四转,但实力比第一轮不可同日而语。
小满稳中有升,已到五转。
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