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也不似钢笔,而是综合二者部分特点的软性笔。
钢笔的储墨装置,小楷毛笔粗细的笔尖,出墨均匀,笔锋稳定。
对书法家来说,这笔无疑会限制他们随性写意的发挥,对顾恪却是最佳书写工具。
天工+1,配合天罗手意动+4的特性,让他的手精准又迅捷。
稳定的笔锋和墨水供应,让他写出来的字如同上一世的馆阁体。
馆阁体在古代是被书法家唾弃的存在,只为应试练就。
其意义大概等同于高中题海战术,过了后?呵呵,谁特么乐意做哪些鬼玩意儿。
但它最大的好处就是工整,与现代某些楷体字库的感觉相似。
作为书法它不值一提,甚至被人不屑一顾。
拿来抄书,尤其是抄写课本教材,比什么书法都更合适。
顾恪下笔如有神,堪比打字机。
一个时辰不到,就“码”了一万字出头,制香、酿酒各一本。
同类还有不少,再加个制茶,以后每天些个两本出来,拿给柏姐姐消遣。
酿出新酒,制出新香与茶,大家都能一同享受,何乐而不为。
刚好小萍儿打理完了畜牧场那边的事回来,被他抓了壮丁。
她穿针引线,十数息就将写好的书稿装订成册,还顺手把不整齐的边角休整,这才去做午饭。
顾恪则拿上两本书,上峰去也。
本来眼角都没搭他一下的柏素清,见到两本新书,打开一看,脸上顿时露出了一抹止不住的微笑。
近午阳光透过竹叶,拉拽出婆娑光影,洒落在那玉脂般的俏脸上,仿佛笼上了一层光晕,瑰丽夺目。
顾恪心满意足:以书为礼对柏姐姐果真有效,刚才背后嘲讽柏姐姐的事自然揭过,不会再挨白眼了。
正如此想着,就觉她目光投来,赫然是个大大的白眼:“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说吧,你又想做甚?”
你整个人都是我的,我还能要甚。顾恪无语片刻,摇头失笑:“给柏姐找点书打发时间罢了,你开心就好。”
“你既然如此说,那便不是我小气了。”柏素清轻笑,收回视线,悠闲地翻起书来。
顾恪呵呵,坐到旁边竹榻上,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上一杯清茶。
慢慢啜饮着微苦的茶水,意识进入文典中,翻看起那些新得的技艺来。
凉亭中重归静谧,只有渺渺茶香,伴随着紫竹叶摩挲的细微叮叮声。
又过了半个时辰,小萍儿在山下招呼吃午饭。
两人结伴而落,入眼的菜式终于清淡下来。
顾恪三人倒也没什么不适,吃了好几天大鱼大肉,清淡点正好换口味……才怪。
今天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