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度大涨。
两国虽然顶得住,却已察觉出不妙的趋势。
这时,在顾恪的示意下,碧海城主动与东南两国取得联系,表示“宝药、战器、异种食材应有尽有,欲购从速”。
对于再次跳出来的碧海城,东南两国没把它再当成“二傻子”。
兰画现在正与碧海城一块儿,在南野协防。
任何势力拥有一名武尊,再差也是“大武前百”,任何一国都不能无视。
待到见到碧海城提供的“样品”,再拿去与北漠所得的同类物品作了对照试验。
结果不能说极其相似,只能说一模一样。
这让东南两国的高层都有些懵:等等,这特么的居然是真-仙山出品,那碧海城的二傻子是真跟神农有关?
碧海城这边早有预料,派去的特使很无辜地表示:“早告诉过你们了,我家老祖就在仙山。”
东南两国一众高层听了,真是憋着满肚子牢骚,却是没地儿发。
谷羆
仙山在大武名头越来越多,扯着仙山作虎皮的人和势力可不止碧海城一个。
就像上一世的地震,有人说自己预测到了。
实际上全世界有一大堆人在“预测地震”,数量远超每年天数。
因此无论地震在哪一天发生,都有人会“预测正确”,甚至不止一人“成功”。
同理,说自己在仙山有人的也不少,还未必是碰瓷。
某些诚心者——如碧海城、太平城,他们是真觉得神农是自家老祖。
实际情况自然是世界的参差,神仙也是会偏心的。
偏心的可能是顺眼(如李秀儿),也可能只是时机对了(如碧海城),更可能是一时兴起(如雷坤)。
这情形对一庭四国的官方就很不友好了。
某势力里只有一个人是诚心者,那也不算撒谎。
撒谎那也是仙山的事,与官方有甚关系。
承认就要给对方仙山的待遇,那不是给自己找“干爹”?
于是,官方对“声称在仙山有人”的实力,一致采取“两不态度”——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随便这些事例怎么说,官方只作不知,不知便不用搭理。
这种情况下,诡才知道碧海城居然是说真的。
碧海城是否撒谎,官方并不在意。
大家都不傻,交易肯定是分批完成,先小后大。
动用一名武尊,几十名武宗,就为骗那么一点诡晶、血核?那还不如明抢简单。
几日之后,东南两国爽快地表示“可以交易”,而且务必“量大从优”——要的数量大,质量要优良。
碧海城的特使可不会与他们讲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