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这都算“听话”,那不听话的只能举起反旗了。
浪老大继续到:“嫂子是武宗,又不喜俗务应酬,难道让她天天去给下面人说,她是支持我的么?”
“老寨兄弟清楚嫂子为人,可明州的这些人知道?”
“东海官府的人全数撤走后,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这时再人心不稳,沉重百姓还能专心应对妖物,难道以后每次都让老寨兄弟和嫂子拼命?”
“大林兄弟,为了我们寨子,也为这一府百姓,你我俩家这事务必尽快决定啊。”
这其中的逻辑,老李没太想明白,却大为震撼。
片刻后,他带着不解与担忧回了家。
确定儿子不在,就找到了正在织布的王小麦。
听丈夫复述了浪老大的大致意思,她陷入了沉思。
老李等了盏茶工夫,忍不住出声问到:“小麦,这事……真的如此重要?”
王小麦回过神来,点头后又摇头:“道理没错,但其实也没那么严重。”
谷莝
看丈夫懵懂的表情,她随口解释到:“青苗娶他家婉婉,对浪老大,对寨子,对明州府城好处很大。但想让城中百姓派上用场,也不是一两天的事。”
“所以这事很重要,但并不急于一时。”说到这里,她顿了顿:“等青苗回来,我试试他口风,若不讨厌婉婉,那就应下吧。”
媳妇说的有理,老李毫无异议,心中却不由期盼起来:老天爷保佑,一定要让老李家多子多福啊!
他并不知王小麦心中也是差不多的念头。
浪老大这招可谓阳谋。
老李没可能对王小麦说“我要多找几个小老婆开枝散叶”,但王小麦也绝不会要求独苗儿子“从一而终”。
关键是李青苗他媳妇不给力,这么些年也就生了一个儿子。
在妖诡大举来袭的如今,连个分散风险的机会都没有——就这一个男丁,还能往哪儿送?
也就李青苗年轻,对此不在意。
王小麦性格宽厚,没有因此迁怒儿媳。
换成一般家庭的婆婆早就天天冷嘲热讽了。
内外都有需求,这桩婚事自然就成了。
反正浪老大那大闺女婉婉也是王小麦看着长大的,容貌不差,身体健康,对李青苗本身就有那么点意思。
浪老大儿女不多,其实未尝没有招个合适的赘婿的打算。
现在换了个思路,倒也不亏,也不算委屈女儿。
得知结果的浪老大终于大松一口气,庆幸自己这些年在老寨经营出了好名声,否则王小麦哪儿会这么快同意这婚事。
接下来按婚嫁规矩走着流程,可以从快,但不能从简。
来回折腾下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