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光圈是否有效。
疲惫不堪的守军们精神大振,纷纷鼓起余勇,朝着落水狗般的妖诡们杀去。
与此同时,顾恪也在用秘境不断中转大武各地的守军。
没受到多少攻击,实力保存比较完整的福地城池,开始派出援军,支援其它城池。
伴随着顾恪他们出动,挨个杀散了各处福地城池的妖诡,再朝周边区域出击,依次清剿过去。
这个过程中,顾恪几人很少击杀妖诡,一般只是将最强妖诡打到垂死,再扔给各地守军补刀。
当然,有些中型城池损失惨重,连能补刀武夫都找不到,那就只能直接干掉。
接下来十多日,大武人在仙山帮助下,对境内妖诡展开了疯狂的报复。
妖诡们死伤惨重,处处都在溃败逃窜。
这时也没谁出来压阵了。
虚诡们敢跳出来重新组织,那等于在自己脑门上顶着“我是大冤种”的标签,绝对是优先被干掉的。
场面比之前大战时还要混乱,只不过乱的主要是妖诡一方,大武这边则已在快速重建秩序。
经历过三次天变,大武的官府和百姓都具备了相当的适应力。
这次大战虽然惨烈,但灾后重建秩序的流程却没甚区别。
灾民各自朝最近的中型城池聚拢,若该城池被破,那就朝更上一级的大型府城前进。各地官府和大势力的人手虽紧张,也尽量抽调出一些人手,前去指引带路。
仙山重开后,各地情报流通极快,中高层都清楚这次大战各地人口损失惨重,很可能达到半,
这种数量级的损失面前,人力缺口会成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必然现象,人口会是最紧缺的战略资源。
没有足够的人口,连想从辖区内抽调农夫、匠人、二轮高手当临时工,都会无比困难。因为下面也有巨大的人力缺口,抽无可抽
现在多收拢一些人口,就是接下来高速发展的基础。
毕竟这场大战人死得多,妖诡死得更多,大把的妖诡尸骸都被交易给了仙山,换来海量的修炼资源。
而死去的人是不需要资源的,少了一半人口,那幸存下来的人们得到的修炼资源就会翻倍
天赋普通者多一倍的修炼资源,固然不错,但未来成就上限也就那么回事。
天赋良好乃至上佳者,则很可能凭借这一拨资源,直接跨过门槛,一飞冲天。
这场大战打残打没了很多原有势力,各国官方和大小势力损失同样不小,刚好趁机收拢一批“无主”的好苗子,充作己用。
另一方面,在顾恪的推波助澜下,仙山四大老祖化身奇境,永镇大武四方的消息也完全扩散开来。
这个“结局”当然不能说是四大老祖死了,但化为奇境,应该就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