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不知呀~~”
这突如其来的一问,直接把众人问成了茫茫然。
良久后,才有率先反应过来的读书人答道:“回齐大人的话,据朝廷当年的邸报称,当时的应天府皇宫突逢天火,直接被焚成了一片灰烬。太祖皇帝感觉此事不祥,便失去了再建之意。继而,就把新都定在了现下的顺天府。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此举只能称为是被迫迁都。”
而齐誉却是断然地摇了摇头,笑道:“非也非也!汝之言仅为表象,而非是事实之真义,我朝的这一次迁都,其出发点乃是真正的为民考量。”
为民?
此话怎讲?
别说是四下里的听众们了,就连一旁在听的熊大以及信使们都不禁泛起了困惑。
确实。
太宗皇帝迁都称得上是妇孺皆知,在百姓们的印象里,其原因就是因为一场大火导致,怎么到了齐大的嘴里,却变成了另外的一种说法?
不懂啊!
齐誉见大家伙尽皆摇头,便解释说道:“汝等却不知,在太宗皇帝迁都于北的背后,却有着另外的一层含义。即: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嗯?
点解?
且听作释。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假设,有北方的异族举兵来犯,天子陛下就会代表全天下的子民来守护国门,并以此来护住身后中原的芸芸百姓。
国若破,君先死!
绝不会拿普通百姓的血肉之躯当做肉盾。
在当下的文坛上来说,确实存在着这么一种不得证的说法。也可能是由于‘君先死’这句话属于是忌讳之言,所以才少有人谈。故时而久之,人们便将此论淡淡忘却了。
但是,淡忘并不代表没有。
天子守国门,绝对是一种勇于担当的霸气表现,能不能守得住权且不论,单就这份气魄而言,足称得上是震古烁今。
千金之子尚且坐不垂堂,更何况是万金之躯的圣天子呢?
可见,此乃百姓之福也。
少倾后,便有通史文人站出来说道:“齐大人适才之言,确实有据可考,乃为真。”
齐誉点了点头,然后顺着此话题对众人说道:“诸位父老乡亲,既然圣天子都可以以身作则、守护国门,而我齐誉作为是臣子,又岂能没有担当呢?在此,我此向汝等郑重立誓承诺,琼州城若是破了,我将以死以谢大义……”
“齐大人,莫说这等不吉利的话呀!”
“是呀大人,军事胜败乃的兵家常事,又何轻言生死呢?”
“……”
似乎于无意之间,齐誉的这番慷慨誓言,就稳定住了百姓们的骚乱情绪。
在他们这些人的印象里,齐大人可是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