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是想会师於青兖冀三州的交汇处一带。
只可惜,它们分别遇上了公孙瓒和曹操,俱皆战败,以致无法使会师的战略意图达成。
可以不夸大的说:袁绍、刘岱、包括张邈等冀、兖两州的州郡长吏们,乃至荀贞,都得感谢公孙瓒和曹操,正是通过他们两人去年各自指挥的那两场战斗,这才遏制住了黄巾与黑山进一步壮大声势的希望,换言之,也才使冀、兖、青等州的形势没有进一步的恶化。
试想一下,如果曹操为进犯东郡的黑山军所破,那么这支黑山军就可以由东郡北上,从而进入青州的平原郡,再北上就是渤海,就可以与进至此处的青州黄巾主力会合;而如果公孙瓒没有挡住青州黄巾西进的步伐,那么青州黄巾便既可由渤海继续向西,也可由渤海转而南下,从而经过甘陵国抵至东郡、魏郡,与东郡的黑山军和现盘踞於魏郡内黄等地的黑山军及南匈奴的於扶罗部会师,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冀、青、兖乃至徐州都将要陷入极大的危险之中了。
正是因为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袁绍才不顾东郡太守王肱是刘岱的人,而表了曹操为东郡太守,亦是因为此故,当曹操表他的党羽鲍信为济北相时,刘岱、袁绍等人才默认同意。
当然,袁绍之所以会表曹操为东郡太守,而刘岱、袁绍又之所以会默许鲍信任济北相,除了是在酬曹操功的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尽管曹操与公孙瓒分别获胜,尤其是公孙瓒,战果极大,可他两人到底是谁也没能把敌人彻底消灭,青州黄巾也好、冀州黑山也罢,它们两者的实力犹存,在这么个情况下,济北、东郡作为目前青州黄巾唯一向外发展的出口,同时也是冀州黑山所仍然觊觎的向东的进口,两地所面临之压力遂为之陡然增加。
说的直白点,东郡、济北现下就是两个烫手的山芋,没几个人会想来这两个地方当郡守,出力不讨好,稍有不慎,一旦战败,弄不好还会有杀身之祸,但眼下这两个郡的战略地位又非常重要,起到了隔绝青州黄巾与冀州黑山的作用,还不能弃之不顾,所以,曹操才得为东郡太守,而鲍信又才得为济北相。
曹操、鲍信两人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但从讨董时就可看出,他两人都是勇於任事之人,故而非但没什么牢骚和埋怨,反而并俱斗志高昂,积极进取,一心想要再扬声威。
听得鲍信担忧青州黄巾南下,鲍劭说道:“曹公去年大破黑山、於扶罗,军威大振,今年以来,数击犯境的黄巾、黑山,又皆大胜,名威正隆,父亲何不求援於曹公?”
东郡位於兖州的最西边,济北位於兖州的最北边,济北的西部与东郡的东北部接壤,鲍信如向曹操求援的话,曹操的援兵很快就能到达。但是,鲍信现下却不想向曹操求援。
他说道:“孟德以东郡一郡之民力,北御青州黄巾,西阻冀州黑山,从去年至今,连年鏖战,几无停歇,虽未尝一败,但他的那点兵马也仅够他自用而已,甚至有时连他自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