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留不还,所以,等陈褒到了合乡,再等任城县的局面更加稳定一点,荀贞就可以把许仲、戏志才连同泰山兵、彭城兵一起调回来了。
陈褒部的兵士是诸校尉中最多的一个,六曲有两千六百余人,荀贞打算再给他配上一些骑兵,让他的总兵力达到三千之数。三千步骑,只要兖州不大举进攻,他足能守住任城这个根脚了。
徐卓问道:“中军入驻任城的话,不知主公打算遣谁人入驻东平?”
“我打算遣江鹄去,卿看如何?”
“此上策也。”
东平的局面和任城不同,时刻面临济北黄巾南下的威胁,这就需要遣一个悍勇敢战的将校入驻,荀贞帐下的勇将有很多,但眼下离东平最近、并且又与同济北黄巾同出一脉的鲁国黄巾刚交过战的却只有江鹄,由是,遣江鹄入驻东平自是最佳的选择。
同时,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江鹄的部曲人数,他麾下原有五曲两千一百余人,经过与鲁国黄巾的几场仗,现在还有不到两千人,这个数字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正是合适派入东平,——李瓒虽是愿意相助荀贞,可他到底不是荀贞的属臣,乃是堂堂一国的国相,且出身名族,自有尊严,荀贞如是派去的人马太多,可能会引起他的反感,觉得荀贞吃相难看,甚而可能会使他产生“客大欺主”的担忧,而如果派去的人马太少,又起不到什么作用,故此,两千人上下的部队最为适合。
徐卓又问道:“合乡这里,不知主公打算调何部来?”
“玄德数请战矣,我打算调他引千人增兵此地,此外,再调昌豨、孙康部来此屯驻。”
244欲建水师先觅士
刘备“闻战则喜”,近期徐州的两个军事行动,一个剿灭琅琊盐豪,一个入鲁讨伐黄巾,或在战前、或在战中,刘备都有过上书请战,既然他这么渴求立功,那么荀贞就给他一个机会。
荀成在给荀贞的密报中,分析了孙观等几个泰山校尉,得出结论:孙观、孙康兄弟相对可以使用,吴敦也算能用,只有尹礼、昌豨,特别昌豨,这两个人绝对不可给以重用,换言之,也就是说,尹礼、昌豨两人,特别是昌豨,忠诚度不足,怀有二意。
因此,借此次剿灭盐豪、整编泰山兵的时机,荀贞决定把昌豨和尹礼分开,调昌豨来合乡,同时为监督昌豨,把孙观、孙康兄弟也分开,将孙康亦调过来。这样,内有孙康监视,外有驻地在百余里外的臧霸压制,料昌豨便是再怀二意,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听令了。
徐卓供职幕府,掌握军机,荀成的密报他也看过,因而一听到荀贞的此个安排,便即领会了荀贞的意图,表示赞同,说道:“调昌豨、孙康改驻合乡,自是最好不过,只是不知何时泰山兵才能整编完毕?”
“我已催促仲仁尽早完成了。增兵合乡不是什么急事,先把玄德调来即可。”
听荀贞和徐卓说到了剿灭盐豪、整编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