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 闻言东海怨公宰

作者:赵子曰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令将郡兵南向,剿沿淮水贼,此君文儒之士,不通兵法,知难而辞,也挂印还乡去了。

第三道檄令,辟蒋干为郡主簿,命暗渡长江,出使吴郡,谒盛宪,订盟约。

第四道檄令,以文聘入镇全椒、刘邓进屯下蔡,自领董植、魏翁在阴陵。

全椒在九江东部,北为广陵,东为长江,其南为阜陵县,再往南即是州治历阳。

下蔡在九江西部,位处淮河西岸,向西是豫州,东南方向与阜陵国的国都寿春隔淮相望,向南百余里是庐江郡界。此两地一临长江,一扼淮水,俱是九江境内较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第五道檄令,裁撤郡兵中老弱不堪用者,令周泰、辛韬招募郡内忠勇,意欲重建郡兵。

九江原有郡兵两千余,因相继两任太守俱不知兵,战力不高,多滥竽充数的,经过裁撤、募勇充实,月余后,荀谌得重建过的郡兵千余,人数虽不及以前,战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他将之付与董植、魏翁分掌,令用心操练,不得怠慢。

五道檄令下罢,荀谌听从刘晔的建议,遣人去丹阳问候陶谦,以向扬士展现荀贞的宽仁念旧,又令辛韬与郡功曹蒋真去历阳,陈真谒见刺史陈温,辛韬谒见许靖。

平阿蒋氏是九江郡冠族,蒋干即出自此族,蒋真是蒋干的从父,仕任郡中,颇有名望,荀谌因擢他为郡功曹,随后,即遣他赴历阳,往谒陈温,陈温毕竟是扬州刺史,是需要见一见的。

许靖、许劭兄弟不和,所以虽然齐名,许劭去了徐州投荀贞,许靖却来了扬州投陈温。荀谌与许靖是早就相识的,作为州里人,派辛韬去拜见一下,也算是显示荀贞的好贤下士。

在郡半月,荀谌察考郡吏,罢其庸者,擢其优异,优者中以仓慈最佳,迁为郡督邮,令巡行郡中,监督诸县。又听取郡吏的举荐,征辟了一批郡中有名望的士人,有不肯从的,荀谌也不勉强,以礼相待。时至麦收,荀谌亲到田间,督促各县收获,又检视郡县狱,释放冤者。

有强兵相助,施政清明爱民,不到一个月,荀谌就得到了九江郡多数吏员、士人的拥护。郡内的形势稳定住了,刘晔乃离郡南下,先到阜陵,再去巢湖,开始施行他给荀贞上的那两策。

这些是荀谌在九江的事情,不必多说。

却说荀谌请辞之后,赵昱亦来。

荀贞以“陈国正兴战事,公去恐危”为由劝说赵昱,然而赵昱不听,荀贞没办法,只好随他去,本意想遣个数百兵士护送他去陈国上任,以免路上遇到盗贼,赵昱却又不肯。

他对荀贞说道:“昔为将军臣吏,今为朝廷命卿,将军的部曲是徐州兵,昱不能带入豫州。”

荀贞见他这般坚持,亦不强迫。

赵昱遂只带了四五从者,单车西行,径往陈国上任去了。

送走了荀谌、赵昱,没了刘邓、文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