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县东北方向,二百多里外。
历城。
因为历城新得,恐怕生乱,故而赵云接到荀贞檄令后,没有亲自带兵去骚扰东郡,而是自己坐镇城中,只遣了部将引兵出城,渡济水,至数十里外的黄河东岸,扰袭东郡县、乡。
这日,一人从平原郡来,自称是幽州人,名叫郑隆,求见赵云。
赵云召他来见。
郑隆年约三旬,奉书一封,是兵屯平原郡的田楷所写。
赵云不去接信,问郑隆,说道:“汝主信中言何?”
郑隆说道:“将军一战进克历城,威震青、兖,吾主敬重将军,愿以济南相上表拜将军。请与将军订盟,共袭东郡。”
历城隶属济南国。
赵云听了,当即作色,斥责说道:“汝主何人?竟私相授官?云虽鄙士,不敢受也!”
命令左右将郑隆赶走。
在座的一个赵云部将校说道:“袁本初击破公孙伯圭,田楷今在平原郡,形同孤军,料他而今,必然惶恐不安,虽然他私相授官,当真是昏了头了,但主公有檄令在此,教将军袭扰东郡,将军何妨虚与委蛇,诱田楷共攻东郡?”
赵云顾问徐卓,问道:“中郎以为何如?”
徐卓笑道:“如换是卓,亦逐郑隆。”
那部将问道:“为何?”
徐卓说道:“公孙瓒昔时求与明公和孙侯结盟,明公、孙侯皆不与理会。今田楷,是公孙瓒的部将,向赵将军求盟,将军若应之,岂不违明公之意?且公孙瓒兵败,田楷日暮途穷,走投无路,思欲得外援相助,故乃遣使来盟,以其残兵,自保不暇,如何还能出兵从我攻东郡?”
赵云笑与那部将说道:“此正我所以逐郑隆!”
……
东郡是曹操根本,绝对不容有失。
在接到赵云部沿河骚扰的军报后,曹操马上给屯驻在聊城的夏侯渊去了一封密信,令他谨守边界,不得擅战,务要保东郡无事。
夏侯渊因此闭城不出。
……
亢父城外。
且说这日,在接到荀贞的檄令后,许显、陈褒、刘备等然忽举旗出营,列阵进攻。
夏侯惇登城御敌。
战了半日,许显鸣金撤兵。
歇了一天。
第二天,许显、陈褒、刘备又各领兵出营,分攻亢父三面。仍是战了半日撤回。
如是反复,攻城三次。
这天许显依旧撤兵。
夏侯惇部将说道:“五日之间,许显攻城三次,次次皆是半日即还。这应是在试探我城防的虚实,在找我城防的弱点,至多三四日内,待他找到了我城的易攻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