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

作者:赵子曰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州太远,中间隔着冀州,故是他在看出冤句守不住以后,才没有起归乡之念,而是来投曹操。

曹操叹道:“并州距此,数千里之遥,卿远去乡梓,为官济阴,碰上荀镇东侵我兖州,也是不易!为民难,为官亦难哉!”问李象,说道,“君随行部曲多少?”

“县兵五百人。”

“他们愿意离开故乡,从我入东郡么?”

“将军主兖的时日虽然尚不长,但将军的仁义恩德,我县百姓无人不知。这五百县兵,都自愿跟从将军去东郡。”

曹操大喜,说道:“好!”当即下令,表李象为别部司马,任梁逵为队率,除掉那五百县兵,又拨了五百兵马给他,让他一并统带,对李象说道,“君初到我军,还没有立下功劳,我不好立刻就擢君以显任,且以别部司马屈之,待君有功之后,我必论功行赏,不吝擢拔!”

别部司马可以自领一部,已是独立领兵的将佐了,这个军职不算低。

李象欢喜接受。

……

却说曹操撤兵以后,次日,对岸的荀贞斥候发现了曹营空虚,潜过河去,摸到营外,这才知道曹兵已撤,连忙赶回东岸,报与荀贞。

荀贞接报,怅然若失,顿足於地,顾与戏志才、荀攸、张昭等人说道:“却使孟德逃脱!”

戏志才对这个结局并不奇怪,他说道:“我军到时,曹东郡不在济水东岸筑营,而是出乘氏,去了西岸扎营,想来他当时就在想着找机会撤退逃走了!”

荀贞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

曹操要是想与徐州兵开战,他肯定就会背靠乘氏,在济水东岸屯驻,但他却选择了在西岸扎营,把乘氏孤零零地留在了对岸,那只能是他早在荀贞兵到之初,就起了避战回撤之意。

荀贞笑道:“也罢,权容孟德逍遥几日,且等来日,我再听他为我鼓瑟堂上!”

戏志才说道:“曹东郡已率部遁走,乘氏,孤城而已,现下城内必定人心慌乱,一鼓可下。敢请明公一边传令攻城,一边麾军渡河,进取定陶!定陶既得,济阴为明公有矣。”

荀贞便就传令,叫乐进领兵攻城,叫许显等部搭建浮桥,率先渡河。

曹操的亲信将校都被他带在了身边,乘氏守将本非曹操的嫡系,曹操留给他的守卒又多是没怎么经过操练的新兵,亦无战力。此时曹操已走,城内自是毫无斗志。

乐进只把城池一围,还没开打,城中就降了。

由荀攸主持,给那城内没有战力的新卒,各发放了路费,遣之归家;把那有些战力的兵卒,听其个人的意愿,想回家的,也给路费,任之回去,愿投徐州兵的,则留用之。

搞定了这些事情,荀攸回到中军,部队还在过河,尚有小半未渡。

荀攸对荀贞说道:“明公,攻兖以今,前后屡战,我军俘获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