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宣康建策进弘农

作者:赵子曰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路过城中市时,叫卖声传出来,却是与城外草市的叫卖声颇有遥相呼应之感。

再往前行,过一个路口,回城的县民通常就都会放慢脚步,姿态恭谨起来,恭恭敬敬地从一座外表雄伟的官寺门前过去。这官寺便正是新近落成的荀贞的新幕府官寺。

门前树立着直耸云霄的桓表。

石阶上头是宽敞的大门,左右两边展开,各立着数十披甲的武士。

桓表旁边的拴马石上,此时拴了七八匹马,并在旁边停了十余辆车,这些是或从兖州州府来,或从城外营中来,或从徐州、青州等地来,向荀贞禀报军政事务的官员所乘之马和车。

便在几个回城的县民从官寺前过去后不久,一辆轺车从东边驶来。

车上站着的是个二十多岁的百石吏。

等车停下,这年轻吏员按剑下来,拾阶而上,到官寺门口,说道:“我有急事进禀将军。”

轮值宿卫的原中卿认得此吏,是幕府司马宣康,遂不做阻拦,请他入内。

宣康大步入府,迎面是个照壁。

转过照壁,边上立着块石碑,碑上刻写着: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却不必赘言,这正是荀贞盗版后世,提前推行於当下的一项政策。凡他治下的州、郡、县各级官寺都会树立这么一块石碑,他的新幕府治所自也不例外。

宣康对此早就司空见惯,没有多做留意,从这块石碑旁边经过,穿过前院,入到了荀贞听事堂所在的正院。这正院的布局和荀贞在郯县的幕府治所大致相类,很简单,没有甚么多余的陈设,种的虽有花木,但都不是奇花异树,皆为寻常可见之物。

两侧花圃中间是青石板路。

宣康沿路行到堂前,今日戍卫的是典卫。

典卫挺胸凸肚,站在廊上,看见宣康,行了一礼,说道:“司马来了。”

宣康顾不上和他多说,一边弯腰脱鞋,一边回答说道:“我有急报进禀。”

典韦就转过身来,朝堂中瓮声说道:“明公,司马宣康求见。”

堂中传来荀贞清朗的声音:“叫他进来。”

宣康已把鞋脱下,便跨过门槛,进入堂中,下揖行礼,说道:“明公,康刚收到一封急报。”

堂中只有荀贞一人在坐。

荀贞放下正在看的公文,把批阅的笔亦放到笔架上,抬起头来,问道:“哪里来的急报?”

“明公,长安来的。”

荀贞略怔了下,说道:“长安来的?”

宣康说道:“是啊,明公,是钟侍郎遣人送来的!”

拿下了河南尹后,荀贞与长安方面的钟繇等的联系方便了许多,不过距离到底太远,钟繇的信仍是难得一见。

“是何内容?”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