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故交远从襄阳来(四)

作者:赵子曰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道我在这里住的?”

“瑁本不知,来明公家前,瑁先去了尚书台,台中的一位值夜令史告诉瑁说,明公刚下值,回家了,瑁就请他把明公家宅在哪里告诉瑁,这位令史主动带瑁到了明公家外,遂得谒明公。”

“令史何在?”

“他把瑁带到里外,就还尚书台了,却是连感谢,瑁都没来得及感谢他一声。……,明公,瑁在尚书台时,见府门的影壁后边,竖了一块戒石,上写着‘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敢问明公,这块戒石上的话,可是明公所书么?”

荀贞到许县后,令在车骑将军府、尚书台、司隶校尉府这三处官署中,都立下了这块戒石。

闻得蔡瑁此问,荀贞笑道:“也可以说是我写的。”

蔡瑁说道:“此四句振聋发聩,由中即可见明公勤政爱民之心,瑁钦佩不已。且待回了襄阳以后,瑁要上禀刘荆州,请刘荆州传檄,在荆州之诸郡、县的官寺,也都立上这么一块戒石,以提醒官吏不可欺民。”

最好的马屁就是长吏做什么,就跟着也做什么。不管蔡瑁到底是不是认为荀贞的这块戒石写的好、立得好,但他这么一番话说出来,就稍能让荀贞心情不错。

到了堂上,两人坐定。

又叙话未多时,从吏捧了两个食盘进来,一个呈给荀贞,一个呈给蔡瑁。

蔡瑁讶然问道:“明公也尚未用饭?”

荀贞笑道:“你刚才到时,我正在吃饭,听说你来了,我哪里还有功夫再吃?还不急忙迎你?故亦未食。你是不是饿坏了?不瞒你说,我也饿坏了。咱们先吃饭,别的话,吃完饭再说。”

子曰“食不语”,但真的能奉行这条规矩的,就算士大夫,只怕也没有几个。

说是别的等会再说,两人用饭之时,还是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了不少。

荀贞问蔡瑁,说道:“德珪,适闻你说襄阳距许县虽然不远,然而南阳不宜过,你这次从襄阳到许县来,是怎么过的南阳?”

蔡瑁回答说道:“瑁等一行,乔装做了商贾,乃从南阳通过。”

“入南阳境时,没有袁术的驻兵发觉?”言下之意,荀贞不太相信袁术与刘表地盘接壤之处的戒备会如此的松散,竟能由蔡瑁通过。

蔡瑁笑道:“明公有所不知,‘路中悍鬼袁长水’,焉是浪得虚名?袁公路既已贪残,其部将士能好到哪里去?一个个与他无异,如狼似虎,眼里只有钱,整日想的都只是侵扰百姓、劫掠民间,对过往之商贾,主要也不是查明身份,而是以盘剥为务。故却倒是便宜了瑁等,居然轻轻松松,过了关卡。……这也是瑁本先未曾想到的。入了南阳境后,一路上,先后又碰到了好几拨袁术所部的巡逻兵马,但都是一经贿赂,便将瑁等放行而过。”

“长水”也者,长水校尉,此是袁术早年任过的一个职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