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车骑,可该如何是好?”
赵温在朝野的威望,足以和杨彪相比,他如果支持荀贞,确乎是个麻烦。
发怒这人怒道:“你什么意思?难道说,你是不赞成上书圣上,阻止定新都在许么?你,难道是打算眼睁睁坐视圣上受车骑哄骗,允许把许县定为新都不成!”
“我自然非是此意,我的意思是,对於此事,我等似宜从长计议。”
两人争执不下,谁也说不服不了谁,众人遂把目光投向了杨彪。
杨彪面黑如铁,须发苍白,虽然老态,然却正气凛然,一股威严透出,他抚摸花白的胡须,顾视诸人,斩钉截铁地说道:“许县绝不能被定为新都!许县若是成为新都,则朝柄势将尽操於车骑之手矣,我等的荣辱事小,圣上却可能自此而后,又再落入被胁持的窘境!我汉室之权威,亦可能会由此而更加衰微,此为重也。我意已决,定新都在许此事,我等务必阻止!”
发怒那人闻言大喜,他离席起身,慷慨说道:“公欲上书,进言圣上么?我愿与公联名!”
杨彪问堂中余下诸人,说道:“公等意下何如?”
堂中的这些大臣,都是老臣,年轻的五十来岁,年老的已六七十,并与杨彪相同,个个俱是出身於名门望族,祖上历代皆仕汉家,无不高官,他们对汉室的忠诚那是毋庸置疑的,尽管对於是不是要立即阻止荀贞,现在就和荀贞发生非常激烈的冲突这一点,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有不同的意见,可是杨彪既然表态,那么出於对汉室的忠诚,也是出於对自己个人名望的考虑,诸人却是无人反对,俱皆应道:“我等亦愿与杨公联名上书。”
就在次日,杨彪等人联名上书,谏言刘协,切切不可将许县定为新都。
他们的上书,很快就被宫中的宦官们抄写下来,送到了荀贞手上。
荀贞看了,把这奏章传给陪坐堂上的荀彧、戏志才、陈群、郭嘉等人观看。
——戏志才,以及刘备,已於日前分别从洛阳和武关回来了许县。
荀彧等传看完这道奏章,郭嘉失声而笑。
荀贞纳闷,问道:“奉孝,你笑什么?”
郭嘉轻蔑说道:“明公,杨公等之此上书,好有一比,此乃蚍蜉撼树,不自量力也。”
荀彧不很满意郭嘉对杨彪等的轻视态度,略略皱了下眉头,但也没有多说别的,看向荀贞,问道:“阿兄就此何意?”
对於荀贞提出的暂定许县为新都这件事,荀彧等人都是赞同的。
赞同的理由,也正是荀贞向刘协说的那些。
——荀贞向刘协提出的定都在许的好处,实际上都是真的,换言之,定都在许,的确对荀贞个人有利,但对朝廷来说,对稳定而今天下的民心士气来说,同样也是有利的
荀或等人,特别荀彧在政治上俱有超越的见识,则对荀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