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我天生不走寻常路!(求订阅~月票)

作者:武剑仙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来演奏西方曲目。

这种,就是用中国的传统乐器独特的质感,去表达国外作品。

“而第二种呢,用的比较多。”

陈教授捏了捏下巴。

“就是用西洋音乐,去讲中国故事。”

这个也很好理解。

无非就是用西洋管弦乐,西洋式的音乐形式,音乐表达,去写中国故事的作品。

比如李少杰之前的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

就是在用歌剧,加入民族元素,讲述民族故事。

“那他?”

“他啊!”

陈教授摇了摇头。

突然理解了李少杰为什么会“不知道自己做的算什么”“进度很慢”了。

“他想走出一条新的路子。”

“不再以任何一个东西为主体,而是全部打碎,融合。”

咂了咂嘴,陈教授道。

“中西方音乐完全是两个体系,而现如今......音乐的基本体系都是西洋体系,中式的传统体系一来入门门槛过大,二来.....是丢失的过多。”

“或许有相互融合类似的东西,但冲突也蛮大的。”

“这......太难了。”

能让教授说出“难”,那自然是真的不简单。

相似的东西,自然有很多。

比如“旋宫转调”对接的“西方升7降7+自然的调性”。

如果说,西洋音乐体系也难,但循序渐进,从基础走起。

那中式的音乐体系,开头就炸毛。

因为,中式音乐的体系,是建立在一定文学,文化,哲学之上的。

而且非常的随性。

比方说,入门的技能,认谱。

五线谱,入门起来,很简单。

但中国的一些谱曲......例如古琴。

就连如今,用的都还是文字谱......

哪怕经过简化,也是减字谱。

起码,怼脸上,字都不认识......

而且,境界,哲学,思想,乱七八糟的东西,也让入门者迷迷糊糊,大多都是老师怎么教自己就怎么唱怎么弹......

因为体系的差异性,所以,如果想真正全部打碎融合,自然是极难的。

“好家伙。”

几位女家属不明觉厉。

不过多少也差不多能懂啥意思了。

就类似于做饭。

中餐西餐自然是有共同,有区别的。

但融合起来,基本都是以一方为主体的。

比如西式中餐,中式西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