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星舰的反应炉在进行过一次过载之后仍然能以四倍的功率二次过载——然后返厂大修。我们知道过载技术也属于希灵帝国丧心病狂系列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科技让本来威力就令人发指的帝国兵器还能打鸡血,而现在,过载被加强了,新技术允许一艘战舰在破釜沉舟的情况下爆发出四五倍的综合实力,直到它烧毁自己所有主炮和护盾发生器为止。目前泡泡已经决定将这种改装件效果称为嗜血狂热……等我发现的时候那丫头已经把这个名字输入数据库了。
研究团队们进行的第二个大项目,则是对深潜船的研究,而且这个项目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展:我还真没料到这一点,他们竟然快制造出样船了!
当然,那是一艘无法载人,而且深潜“深度”完全无法和当年的深潜船原型相比的试验品,而且它只能携带有限的测试设备,这些设备用最笨的方法将测量数据发送回来,那就是在深潜船承受不住压力自毁之后自己“上浮”到深渊之门附近,由守候在门附近的部队打捞。这还是当初浅浅提起的主意,珊多拉评价为:面对一无所知的领域,最笨的方法往往最有效。
可想而知,这种捞漂流瓶一样的处理方式最终能收获的信息是相当有限的,一个样船携带数百个逃逸单元,这些逃逸单元每一个都采用了不同的防护方式,其中能完整逃出来的恐怕不会超过五个,其实这也是一种测试:塔维尔迫切想知道是否还有别的方法能进一步增强深潜设备对深渊的抵抗力,所以才召集自己最优秀的助手们,设置了数百种逃逸单元。
样船的第一次深潜时间还没定下来,珊多拉觉得只要第一艘船制造成功就可以立即深潜,反正它不载人,而且实验区肯定会选择无人宇宙(旧帝国的教训,让我们觉得任何大型试验在操作过程中周围有再多的防护力量也不如直接将试验场放在无人宇宙来的安全,哪怕要为此在后勤和设备上投入两三倍的成本也一样),这样能节省很多步骤。
至于深潜地点,应该符合几个条件:宇宙内无生命,或者只有少量低级生物,有智慧生物和开化文明的宇宙是绝对要排除的;存在至少一个深渊之门,而且这个深渊之门的稳定性要达到一定程度,深潜船的进入和后期的打捞工作都会破坏深渊之门的稳定态,如果起始稳定态就不够的话很容易造成灾难;深渊之门的规模不能太大,否则现有的压制设备恐怕功率不够。
泡泡那边已经开始对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大规模筛选,要找出一个最佳的试验环境:早作准备总是好的。帝国现在的势力范围不算小,但要找到一个如此合格的试验宇宙也不是说说就来,我们和旧帝国没法比——当年的深潜实验肯定比我们轻松多了,那地大物博的,什么样的宇宙没有啊?
还有一件事情则跟“民间”有关,那就是帝国的新成员们。
树精灵已经差不多适应了新帝国的环境,预定要移民的几亿精灵现在已经全部搬进新家并建设了临时城市,新绿洲星上简陋的生态穹顶就让他们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