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转着眼睛,看看眼前的深潜船又看看深渊希灵,突然若有所思起来:“不知道你们会不会用上休伦的技术……”
“你们也有深潜船?”星臣惊讶地看了对方一眼,“怎么没听你说起过?”
“不是深潜船,是设置在深渊之门下面的节点,”希拉从身上摸出一个水晶棱镜来,那棱镜只有巴掌大小,散发出柔和的乳白色光芒,“我们没想过深渊底层会有什么值得探索的东西,但为了监控深渊之门的动向以及试着收集爆发规律,我们最近在建造一种能在深渊环境里长期运行的节点,它能在严重污染区持续不断地提供洁净能量,因为不是用于极限探测的,所以这些节点的绝对防护性可能比你们的深潜设备弱,但动力核心的持久力绝对值得信赖。”
星臣接过那个水晶棱镜,然后将它和一份转译卷轴放在一起,用一组能量符文将其笼罩起来,这显然是在对数据解码:原来“棱镜”是类似于存储器的东西,三大神系走的科技树还真是天差地别。
片刻之后解码完毕,星臣把卷轴复制了几份递过来,珊多拉、塔维尔、深渊希灵和哈兰人手一份,当然我也有一份,不过看懂看不懂就另说了……
“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塔维尔仅仅是大致浏览了一下卷轴上的内容便露出兴奋的神色,这个从来都以冷静著称的大科学家露出这种表情,卷轴内资料的分量可想而知了,“如果这些参数准确而且换算过程也正确的话,能解决深潜船动力不稳定而且能源易受污染的问题!”
哈兰没说话,但他看着卷轴也露出了一丝微笑,边看边点头,显然这资料有着十足的价值。深渊希灵则看着卷轴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似乎是在分析自己的深潜设备是不是也能用上这些东西。
父神已经看完卷轴里的数据(这当然不是休伦神族制造的节点的全部资料,只有一些关键数据,浏览一遍是很快的),他面带微笑:“这样的话,星域那边在‘推进’方面也有些心得,孩子们前不久研究出了在深渊环境下进行稳定信息漂移的方法,可以让深潜航行更平稳也更快速——遇上紧急事故的时候要脱离也会容易一些。”
“我们需要成立联合工作组,”哈兰用手指轻敲桌面,仿佛是在一锤定音,“休伦、星域、帝国,还有深渊区,四方面都在‘下潜’领域有各自见解,但进展都不够深入,如果联合起来将产生巨大效果。另外我初步建议把联合实验室放在帝国这边:目前看来,最大最先进的深潜港是在我们这儿。”
不管从综合实力还是尖端技术方面,帝国始终比星域要弱一些,毕竟对方的家底和发展历程在那摆着,而新帝国这边不但相对年轻,还经历了一次家道中落,在很多领域有所落后是正常的。但惟独在深潜技术这方面,新帝国已经俨然走在很多人前面:星域先进而强大,但他们的重心长期没有放在深潜项目上,对深渊的研究方式也不是“下潜”这样粗野的路子,休伦那边情况也差不多,结果两大神族这次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