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也一样,不论玉米还是小麦水稻,只要不乱来,就包回收,而且价格稳定比市面价格高。
其次,他准备掏钱搞个助学基金。
一句话,房子是不会发的,虽然他不是发不起,但是读书的钱,只要愿意读,不论是父亲这边的,还是母亲这边的,他都乐意支付。
不过这事他不管,他只承认出钱,具体的事物他不参合。
再次,他要弄个家族医疗基金,专门解决家族内部的医疗问题。
不过这事不能以私人名义,要以公司名义,否则可能会很麻烦,到时候极有可能认识的不认识的生病了都找上门。
万一到时候爹妈心一软,答应了,那就更麻烦,很容易里外不是人。
最后,他会成立一个家族创业基金。
这个跟教育基金差不多,他只承认出钱,具体事务,一个项目能不能通过,给不给创业支持,他不管。
另外,这个创业支持有限度,最高不会超过三十万,如果实在不够,自己想办法解决。
剩下就没有了。
虽然礼物也准备也不少,但是教育,医疗,创业,外加最适合乡土且最后保障的种养殖项目,才是他这次带给亲戚朋友真正的礼物。
这礼物说实话也有些厚重了。
虽然老爹觉得很不错,既然出息了,有钱了,能承担就多承担点,能帮就尽可能多帮,没什么不好,可老娘就觉得很吃亏。
毕竟这年头读书也好,医疗也罢,又或者创业,那都不是小钱。
就这些所谓的基金,一年千万可能没有,白白亏个几十上百万年那是很稳的。
那是几十上百万啊!
不是几十块,也不是几百块!
那么大一笔钱,过去想都不敢想,单靠种地,一辈子都种不出来。
可话又说回来,即便不弄,这些能逃得过吗?
教育可能没问题。
创业或许也不需要。
可有一样是绝对逃不掉的,那就是大病。
别的都可以不管,只有这个,不能不管。
尤其关系极为亲近的,别说有钱,即便是没钱,那也是要想办法筹借的。
这样一想,慢慢的不爽也变成了释然。
而对于陈远来说,这其实真不算什么大事。
首先是钱不多,一年几十万上百万,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全年的收入都没这么多,可对他来说就是毛毛雨。
因为不算公司收入,光他户头的存款,一年下来利息就不止这些。
其次在他看来,有能力了,适当帮一帮家里的亲人,那是有好处的。
古语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