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荆湖开发计划!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工业包括采矿、冶铁、丝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等等。

陈宓建议朝廷开放南方的采矿冶铁业,即便不对民间开放,至少要对央行开放,无论是铜也好,铁也罢,都是工业、农业所需要的必要材料,只有开放这采矿冶铁业,才能够满足地方的生产活动的需求。

而关于丝织业的分析中,陈宓认为,南方的丝织业经过唐、五代这样一个长时期的发展,到大宋时大大改变了唐中叶以前的面貌,两浙和四川成为丝织业的中心,整个沿海地带都比较发达。

现时的丝织品有罗、绫、绢、绸、粗绸、丝棉六种。

南方有南京制造的云锦、苏州的宋棉、杭州的绒背棉、越州的赵罗棉、成都的蜀锦都是文明全世界的丝织品,由此也成为南方丝织业的中心。谷涒

而到时候荆湖两路因为大范围种植棉花,又靠近安徽江浙,技术的扩散之下,不说可以成为新的丝织业中心,但却是可以有条件成为南方丝织业中心的重要城镇的。

南方是宋朝造船业的主要基地,对于大宋来说,漕运是保证京师粮食供应的最重要的船运部门。

漕运所需的船大多是淮南、两浙等地打造,虽说如此,但荆湖路其实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便是这里不仅大湖,更有长江,占据着漕运的关键位置。

可以先从修船开始发展,一旦有机会,便可以晋级为造船中心!

当这些都有了的时候,商业的蓬勃发展便不可阻挡了。

按照陈宓的计划,北方有汴京为经济中心,辐射整个北方地区,而中部有江南为经济中心,辐射江浙路福建路等。

而再往南则是荆湖,荆湖有汉口为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又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

基于这个优势,正好可以建设以汉口为核心的南方经济中心,将其建设为“楚中第一繁盛处”!

届时与汴京、杭州并称“天下三聚”,又能与朱仙镇、景德镇同称天下“三大名镇”!

如此,以汉口为中心,汇聚荆湖之物力,可以贯通全国,汇聚全国之财富,到此,蛮荒的南方必将崛起,必将成为大宋朝中兴的中流砥柱!

这么庞大的计划,怪不得官家看了都有点畏难,但又心存期待,一旦这个计划当真实现,那么大宋朝又多一个江南矣!

江南对于大宋究竟有多么重要?

从唐代到五代,再到如今的大宋,在经济重心不断南移中,江南地区也逐渐取代中原地区。

尤其是到了如今,江南经济其实已经成为全国经济最重要的核心地位了,没有之一!

在唐朝中期,以安史之乱前后为分界线,唐朝后期江南7道赋税比例占了整个唐朝的90%!

比例如此之高的原因不是在于经济重心已经彻底完成了南移,当时的经济和人口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