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不值得挽留

作者:老白牛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将重罚银两,仍毋许开店。

更禁止各作坊分工合作,流水线作业。

如清时的汉口铜匠行会,就对铜水烟袋制作有着严格的规定:“至各人之业此者,每烟袋一枝,只准一手造成,至可用而止。不准尔盒我杆,盖李底张,配搭而成,违亦议罚。”

又禁止上街做广告,只准在自己店门口招募生意。

“新开铺面,不得对门左右隔壁开设,亦不准挑担上街发卖”,后世的广告手法肯定行不通,便如上街发传单什么,可能才广告一天,就被同行上门打个半死,还没有人同情。

运气不好,可能还会被取消做生意的资格。

又有原料,工资,销售,甚至设备数量等方面,都有着种种限制,严密规定。

至于带学徒,那更是规定严格,基本是出一进一,不能擅带,否则严惩!

比如苏州金箔作曾规定收徒只许一人,有某人违众独收二徒,于是众忿甚,将他召到公所议事,百多同行一拥而上,将他活活咬死,而且抵罪的四人早准备好,应付官府那边。

行会种种规定,除质量方面考虑外,更多是为了控制市场流通商品的总量,免得各家卖力竟争,破坏了同行的生计,毕竟农业社会市场总量小,你一家发展了,同行就要死一大半了。

先进器械的出现,一样会遭受普遍的敌视,因为可能剥夺了同行的饭碗,扰乱了市场。

捣毁机器运动,东西方都普遍出现过。

又有种种别的规定,比如你工匠未入行会,未开有自己店铺,那产品只能寄存同行店铺发卖,便如牛金锭父子,就是将打制出来的产品交给李铁匠发卖。

三百六十行,行规无数,障碍无尽。

新安庄现在是作为“消费者”形象出现,当然饱受邳州各商行的欢迎,甚至挖人,各行会工匠也是喜闻乐见,因为减少了城匠的竟争,自己市场份额扩大了。

反正离开容易进入难,想在城中开店,请再交二十两的“上行银”。

暂时杨河不会与各行会敌对,因为他现在基本自产自用,自己都不够用,怎么会卖出去?

然强大生产力总有外溢的一天,随便一个冲击波,就会淹死无数的虾米。

那未来他杨河恐怕会多了一个强大的敌人。

就是大明各地数之不尽的行会。

还有无数恨他入骨的商人工匠们。

就象这个郑姓军匠,就觉察到什么了。

只是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破开阴霾,总会有那些蝇营狗苟。

杨河可以想象未来自己敌人很多,也不在乎多那么一两个。

他冷冷的看着这个嚎哭的郑姓军匠,现在样子极可怜,然可怜的外表,是可恨的内心。

自以为坚持什么,然只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