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流寇

作者:老白牛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是连日血战,城上守备缺员,守军就向城内临时雇募壮丁。

“总社设钱缗置城上,每次人给钱百文,饼四个,百姓蜂拥愿雇。”

雇募之钱来自城中士绅商贾,“巨商巨族,各送饼千百不等”,甚至守军用来烘烧流寇的蜀柴“强半出之社中”,又有正月腊月天冷,亦由总社商绅征集毡被供守军所用。

城中周王睿智,知道不能步福王后尘,募死士杀贼,竟发库金百万两,大大鼓舞人心。

所以第二次开封守城战,军民前所未有同心,不论阶级,同仇敌忾。

守军亦无内应之忧,专心对付流寇便好。

此时他们看着城下流贼,在军官喝令下,纷纷进入防线,特别很多人跳入颇有残破的悬楼中。

各民壮们,也是拼命将芦柴砖石等搬入悬楼。

悬楼,是开封城的守城利器,为开封城的防守立下汗马功劳。

流贼第一次攻打开封时,就因为流贼有火器,悬户不能用,守军就在城垛口用桌面门板蔽炮矢,仍然打透,官兵手足不能施。

生员张坚献悬楼式,用大柏木三根,上排横木十余根如筏,制成后,其广可跨五垛或三垛,出垛外四五尺,每楼容十人,进入内中后,每贼临城下,官兵可在内用火罐炮石击之。

悬楼坚厚,炮石不能入,又能蔽身,官兵得施展手足。

当时推官黄澍督造,一夜成十五余座,时流贼穿城六孔伏其下,城上官兵击之不得,不过从悬楼击之,无有不中者。

此次流贼又攻,开封城造了更多的悬楼防守。

不过为避悬楼,流贼挖穴有所改进,不剜直穴,更傍剜**以避之。

很多流贼火炮也对着各悬楼轰打,打得各楼洞口处处,颇多悬楼残损。

为对流贼炮台,守军亦在城上建立炮台,每方木长丈余,广厚二三尺,每方台高出流贼柏台三丈余,置大炮击之。

生员张尔猷还献悬炮石式,立长柏木三如鼎足,悬大炮其上,望柏台而击,柏台之贼死伤惨重。

战争考验人,此次开封城攻防战,攻与守双方,都展现出非凡的智慧。

……

风雪中,密密麻麻的流贼涌来,他们有若潮水,布满了从大东门到北门的十几里城垣外地界。

他们人潮不可计数,但怕有数万之数。

走在前面的,是一群群的饥兵,从十几岁,到四十几岁的人都有,闯营收饥民中十五岁以上,四十岁以下者为兵,然实际中,饥兵内四五十岁的人非常普遍。

这就是裹胁,将各家有劳力的青壮男子收走,各户妇孺老小无奈只好跟随。

这也是流贼动不动就几十万人,上百万人的原因。

黑压压的饥兵走在前面,有人有武器,有人没有武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