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外壳,心中亦是一动。
又一叹,这腿不得了,想起阿韵,那腿也是要夹死人,只是……
终究还是回不去了,连身体都换了,只能在这世界开启新的人生。
他看着她,钱三娘站着,杨河目光下,睫毛颤颤,似乎羞,似乎喜,似乎又有忐忑。
她双颊都有红晕,忍不住又瞟杨河一眼。
陈仇敖与张松涛互视一眼,陈仇敖上前,将托盘给杨河。
杨河微笑道:“非常不错,再接再厉。”
将托盘递了过去,钱三娘接过,两人手指不经意轻触,钱三娘手臂微颤,心中就似小鹿乱跳。
她定神,深深的看了杨河一眼,说道:“我会的。”
她眼波流动,依然冷艳,但似乎有什么支撑信念,眼眸就有了神光,一撩身后的斗篷,又大步回去。
随后李如婉上来,得意洋洋,大摇大摆,一人走的空间有两人多,看着她,杨河不由想起螃蟹。
……
论功行赏后,杨河招集各将议事,上面的捷报封赏等,不是一时半会可以下来的,还是先忙好自己的事。
军营内有议事堂,颇为宽大,内有长案桌椅,杨河就招各总级军官在这边议事,他决定,睢宁的事定后,自己就回北岸去。
留守新安庄齐友信遣人回报,有一批技师来到,颇有冶工,看来齿轮等问题到了解决时候,杨河认为,可以使用水力了,以后火器盔甲的打制可以加快。
昨日黄管事前来祝贺大捷,也提到商货中随有技师前来,让杨河高兴。
现在他新安庄生产能力,每月新安铳百杆,铁甲一个月更只有十副,或镶铁棉甲二十副,极大满足不了他军力扩充的需求。
不过没办法,他新安庄内,连李天南的妹妹,郁铁匠孙女算上,也全部不过十五个铁匠,又分组,火器坊只八人,兵器坊七人。
前次伏击战,俘获流寇厮养工匠五十多人,内铁匠二十五人,可以极大补充下人力。
不过杨河认为,未来新安铳的生产,如果一个月不能超过三百杆,一年的生产能力达到三四千杆,那他前景堪忧,以后地盘越大,发展越发,越容易成为他人眼中的肥羊。
看来看去,水力使用不可避免,每月新安铳的生产能力,一定、至少要达到三百杆,一年三千五百杆。
盔甲的打制也要加快,他麾下的披甲率,一定要提高上去。
要知道他未来的对手之一,清兵,可是达到三兵披一甲的几率。
满蒙汉八旗十几万人,披甲兵就有好几万,这是个惊人的数字,至少在大明,这个披甲兵数量稳居第一。
这个奴隶野蛮部落国度,经过多年的经营,至少在军事上,已经有了非常丰厚的底蕴。
杨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