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次米三毛,混杂的就三毛二,另外再给刘大哥一分的辛苦费。”
刘志坚明白,张谦修不让自己收好米,那是不想和自己的生意冲突。
至于辛苦费,确实有一点少了,不过他也不在意。
刘志坚点头:“行,没有问题,你什么时候来拉?”
“中午或者下午吧!”张谦修说道。
“可以!”刘志坚答应下来。
两个人聊了十分钟左右,黄恩全收到了第一袋米,一共二十三斤,八块二毛八,提着过来给张谦修看:“修哥,你看一下,这个米行不行?”
张谦修看了一眼,说道:“勉强可以。”
其实能拉来卖的米,都不会很差,很差的米都被农家自己留起来吃了。
很差的米两毛五一斤都没有人要,而好米三毛六。
农民觉得,自己吃差的也是一样饱肚子,同样一斤米好米卖的价格还贵,拿去卖更划算。
这也导致市场上收不到那种最差的米,能拿来卖的,都是农户家里最好的米。
所以集市上的米,没有一个很明显的标准,有一些米可能这个人觉得不行,另外一个人勉强也给你按照好米收了。
黄恩全听到说勉强可以,也算松了一口气,至少没买砸。
“继续去收,收够三四百斤就行。”张谦修说着给了黄恩全一百块的零钱。
黄恩全接过钱,继续去收米,张倩康跟着去帮忙把米倒进他们自己准备的袋子里。
黄恩全收米的速度稍微有一些慢,张谦修一个小时能搞定的,他收了快三个小时,时间马上就十二点了。
张谦修看米收的差不多,去了刘伟强那里一趟,拿今天的进货单。
张谦修拿了收货单回来没一会,黄恩全收了五百一十多斤,三大袋子好米,四百五是斤。
另外还有五六十斤米用一个袋子装着,暂时寄放在刘志坚这里,这些是黄恩全看走眼的,要么里面掺了次米,要么最底下掺了次米。
张谦修和刘志坚打了一个招呼,准备去小巴去县城。
刘志坚站了起来,掏出一个红包,这红包是张谦修去拿进货单时他去买的:“张老弟,你这开业,我不去没事,这点心意你收着。”
张谦修赶忙说道:“刘老哥,你这就客气了,我这就是小打小闹的,饭也没请一顿,可不好意思收你这礼。”
刘志坚硬塞进了张谦修的手里:“我们也算是一见如故,这就是一点心意。”
张谦修没有再推辞,握着红包:“谢谢刘老哥,改天我们一定喝一杯。”
说起来,刘志坚应该算是张谦修的第一个贵人,虽然没有他,这生意应该也能做起来,但张谦修肯定要多走很多的弯路,少吃很多的亏。
这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