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地狱难度

作者:荀川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国发展迅速,在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等方面,要超越米国,其实,已经超越了。”

“米国全力发展,这导致这两个国家在半导体行业,成长时间太快,而我们没有成熟的产业,投入产出比严重不符。”

“加上集成电路这个领域,技术更新特别快,必须要一直投入研发,要不然你生产出来的产品就要落后。”

“我们这方面的产品又一直没有形成有力的竞争,所以卖不出什么利润。”

“而在七八十年代,倭国官方集中了半导体领域所有大企业,集中研发,成果共享,那些不赚钱的基础领域,官方来出钱研发,实用到具体产品上的领域,下面的公司来研发。”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全世界有百分之五十的半导体产品都是倭国生产。”

“米国最厉害的是仙童公司,他们想要找倭国产品的漏洞,惊讶的发现,倭国的产品已经完全超越他们,而且生产成本远远低于他们。”

“至于后面引发的各种纷争就属于金融方面的,我们不说了。”

张谦修问道:“田教授,那我们现在如果要继续追赶他们,做到全面国产化,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田书源看了张谦修一眼,说道:“七八十年代,我们能紧跟他们的脚步,但到现在,我们已经被他甩在后头了。”

“要追赶上他们的技术,五到十年是一定要的。”

“就算七八十年代,我们也只是在生产工艺方面能紧跟他们的脚步,很多技术还是没有办法突破。”

“但要全面国产化,说真的,我也不敢说一个时间。”

“这里面涉及到的领域太多了,我大概给你说一下,有编程、设计、光学、力学、高分子物理、化学、材料学、流体力学、微电子、电磁学、数学、自动化等等。”

“研发其实不是最困难的,投钱就行了,最困难的是研发出来以后,把他变现,把他规模化。”

“因为我们前期的研发,肯定是先追赶、再超越,在追赶的过程中,我们所有技术都是落后,在其他人面前,我们没有丝毫的优势。”

“在变成的过程中,我们也能解决实际大规模生产遇到的问题,积累更多的技术。”

说到这,田书源又是一声叹息:“我们损失了至少十年的时间,1980年到1990年,我们国家对研发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小,就是看不到盈利的机会,有这些钱,还不如拿去买别人淘汰的生产线回来,自己生产。”

“但这些淘汰的生产线,也不赚钱,最多在国内忽悠一下人。”

张谦修大概也明白官方的难处,从五十年代开始投入资金研究半导体,一直到1980年,整整三十年,研发经费投入了很多,虽然有很多技术上的突破,却并没有带来多大的产出,这些钱要是拿一部分出来买别国的生产线,剩下的还能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