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正平说道:“这个事情我跟你们县里说一下,让他们想办法帮忙解决一下,不过县里能不出面就不要出面,这个地你们私下商量好就可以。”
“行!领导,那就先这样,这边处理好了再通知你。”张谦修说道。
“好!”
挂了电话,众人又闲聊了一阵,何道勋试探着问了一张谦修一次,学校以后会不会开国学类的课程。
张谦修是真没有这个打算,但不忍心让何道勋失望,就说有可能,不过还是要以目前确定下来的学科为主。
也不知道何道勋是真信了,还是他想个自己留一点希望,听到张谦修的回答后,居然真的当真了,甚至还给张谦修提了很多建议。
比如国学虽然好,但也要与时俱进,不同的时代,国学都做出了不同的改变,只要稍微了解一点国学的人就知道,明朝时候的儒、道两家学问已经和春秋战国时的有了很大的区别,这说明国学并不是故步自封,抓着曾经的一点东西不愿意改变的,不过与时俱进是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上。
还有就是诸如象棋、围棋、书法、国画等方面,都提出了很多的建议。
张谦修因为葛青山的关系,在这方面多多少少懂一些,但并不精通,但看何道勋说的这么认真,心里反而觉得有些愧疚。
早知道在何道勋问的时候就直接说不会有国学课程了。
一直到了中午,张谦修他们在何道勋家里吃过午饭,县里的人才打电话过来。
张谦修他们出门的时候,上岭村的村干部刚好来叫何道勋他们安排一个代表去开集体会议,主要就是说征收的事。
何道勋身体不好,但他还是坚持要去,众人劝不下,张谦修干脆背着他去。
苏雨薇特意拿了两把椅子,等下给何道勋和纪银瑶坐。
上岭村安排开会的地方在村中间的一片空地上,官方已经在这里摆好几张桌子,算是简易的讲话台子。
这次官方的负责人叫张勇,他是认识张谦修的,也和张谦修打过交道,看到张谦修来,立刻迎了上来:“张老板,刚才我们和在场的人也说过一次了,但大家似乎都不太愿意搬,愿意搬的人不到一成。”
张谦修问道:“是什么原因?”
“问他们,他们也不说,反正就是横竖不搬的意思,愿意搬的那些人是想着我们安置他们的地方离县城近,就在县城边上,还能给他们免费建新房。”张勇说道。
张谦修放下何道勋,张勇赶紧来扶,又说道:“今天估计不会有什么结果,要不您先回去,我们再给他们做做心理工作。”
张谦修说道:“不用,我来跟他们说说。”
张谦修明白,张勇说不出什么来,那是因为张勇不敢给村里人太多的承诺,比如搬过去以后的工作问题,这是张谦修负责的,虽然张勇知道怎么安排,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