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经历过北拒草原蛮族的战争,大军正在修整期。许多士兵都借着这个机会离开营地探亲去了。
叶腾更是被调入了咸阳成为咸阳中尉。
至于蒙恬,那更是远在西北,距离颍川上千里地。
再加上秦国缺粮,运粮困难的困境。韩贤明这才觉得,自己的周围已经没有了秦国精锐部队的驻扎,可以放心的起兵。
至于秦国各地县尉和郡的兵马,那些最多只能剿剿匪,维护一下地方治安与秩序。
真要拿出来平叛,最多也只能算是和韩贤明起事后拉来的丁壮差不多。
没有了秦军精锐的威胁,韩贤明觉得,只要给自己一点时间,他就能拉起一支数量足够多的军队。
哪怕没办法和精锐秦军对比,但也至少能打掉颍川郡的防御力量,彻底占领颍川郡。
有了颍川郡在手,韩贤明就能够训练出更加精锐的士兵。
到时候,哪怕不能和精锐秦军来个一对一,但至少也能来个二对一或者三对一。
只要韩贤明能够坚持守住秦军的第一波攻击,诸国就不会放过这种撕咬秦国的机会。
诸国分秦,一直都是韩贤明心里最期盼的结果。
唯有如此,他才有可能复兴甚至壮大韩国。
今天遇到了徐时显率领的郡兵。
韩贤明之前都以为,那是轻而易举可以拿下的战局。
可没想到,徐时显手底下的八千郡兵让他大吃一惊。
尽管他手下大部分的士兵属于刚放下锄头的农夫,可顶在最前面的那一万人马,可是跟着他一起起事的韩国老兵,还有来自原来韩国旧臣的各家亲兵家丁。
这样的力量,竟然在跟徐时显的八千郡兵厮杀中,占不到便宜。
反而数次差点被徐时显麾下的郡兵凿穿了大阵,攻到后方的那些壮丁兵里。
自从对战开始,韩贤明就几次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嫡系军阵后面的三个军阵看着十分厚实,可韩贤明却是知道,这些只是凑人数的草样子兵。
一旦被徐时显的郡兵穿透了最前面的军阵,只怕这些草样子兵很快就会一哄而散。
毕竟这里面绝大多数的新军士兵,只不过经过短短十余日的训练,连队列都只能勉强走好,勉强认得军官的认旗。
至于其余的,那简直就是什么都不懂。
更遑论这些人,杀鸡杀牲口的血可能见过,可真要让他们见杀人的血,恐怕立刻就会掉头逃跑。
所以韩贤明现在只能期盼自己麾下的一万嫡系老兵,能够顶住徐时显八千郡兵的进攻。
等到郡兵出现疲态之后,韩贤明才会让后方这些丁壮兵出去见见血,捡捡便宜。
只要打上一两场顺风仗,再加上后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