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可恨。”
“但考虑到大秦目前的情况,实在不宜大动干戈。”
“所以臣的看法,是暂时接受楚国的道歉,接纳他们的朝贡。”
说着,萧任也是面露笑容,“楚国以为就他们的革新需要时间,却是不知道,我大秦同样需要时间恢复国力。”
“楚王以为时间拖得越长,对楚国帮助越大。”
“却不知道,其实时间拖得越长,秦国也越是强盛。”
萧任的说法,秦阳也是颔首表示赞同。
和楚国相比,秦国不仅拥有更多的人口,更多的土地,同时也拥有更多的资源。
而且这一次,秦国还夺取了燕国易水河畔的膏腴之地,让秦国的产量地区,又是多了一处。
只要给秦国两三年恢复时间,秦国去年消耗掉的各处粮仓,就能很快补充到位,甚至还有多余。
再加上秦国关中地区工坊的日渐增多,商品贸易越来越繁荣,秦国现在一年收取的商业税赋,就是一笔巨大的数字。
如果给秦国多几年时间,秦国就能利用这笔钱,为秦国多做许多事情。甚至还能拨款给火炮作坊,让他们拥有更多的经费去研究出更加厉害的火炮。
如此种种,很显然时间拖得越久,秦国也就越强大。
秦国耗费物资修建的一些大工程,也在时间长了之后,渐渐显露出它们的有利效应。
治粟内史赵胜也接话道:“若是多给秦国几年时间,臣敢保证,能够为大秦财库多弄出数千万钱来。”
“更何况,楚国愿意替代三国向秦纳贡。”
“臣以为,大王可以适当增加纳贡的数额,想来楚王为了给楚国革新争取更多的时间,哪怕付出再多钱粮,也愿意点头答应。”
秦阳想一想,觉得也对。
反正秦国本身也需要时间,既然楚国主动想要拖延,那何不如干脆先占他几年便宜,也算是让楚国好好补偿一下秦国的颜面问题。
秦阳笑着对二人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由赵卿家连同典客孟卿一起,和这卢尚之谈判吧。”
赵胜躬身领命。
“你们说,孤王应该跟那楚王要多少岁赋才合适?”
萧任淡然一笑,胸有成竹的说道:“这楚王为了让国内的革新不至于被打断,只怕付出再多也是会咬牙同意的。”
赵胜也是点头赞同了萧任的说法,对秦阳拱手,“大王,依臣看,咱们可以向楚国索要海盐三万石,粮食四万石,布四万匹,其余诸物可以酌情增减。”
对于赵胜如何得出的数据,秦阳那是一点也不清楚。
不过之前三国给秦国上供,秦阳只象征性的要了三国每天三万石海盐,一国不过一万石,对于咸阳这个已经拥有三十万人口的都城来说,根本就是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