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们说说朝政

作者:炼丹炉好冷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是现在老百姓过得并不好,你看现在关中大雪,多少百姓挨冻受饿而死,如何能说李世民是明君?”

苏云看着外面的大雪,笑道:“岳母大人,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人没办法。”

“就算是李建成当皇帝,今年的大雪还是会下。”

“而且,这个雪灾也不是没有办法。”

皇后听到最后一句,惊讶地问道:“贤婿,你的意思是你有办法?”

“你有什么办法?快给岳母说说。”

要知道,因为雪灾的问题,李世民和朝中的大臣廷议了数月,全都一筹莫展,只能眼睁睁看着百姓饿死冻死。

关中地区的雪灾已经远远超过了现在朝廷的救灾能力。

有的大臣甚至主张放弃救灾,让百姓自生自灭。

李世民肯定不会答应。

这样的天灾,苏云居然说有办法,皇后感觉自己抓住了救命稻草。

苏云笑道:“岳母大人,关中有义仓,您可知道?”

义仓?

隋朝开皇三年,度支尚书提出秋天每家每户出粟麦一石以下,富裕家庭多给,贫困家庭少给一点。

这些粮食储存起来,应对灾荒之年,名为义仓。

义仓的制度从那以后,流传了下来。

这些义仓可不止长安城周围,整个关中之地都有。

按理说,今年一年的天灾,不至于说老百姓没有饭吃。

因为前几年收成还是不错的。

皇后参知政事,对义仓的制度也知道一些,说道:“这个我知道,义仓从隋文帝时期开始,我朝好像...延续了这个政策。”

这个事情,皇后记不太清楚,好像有这么一回事。

苏云说道:“打开义仓,粮食足以赈灾,度过今年的冬天不是问题。”

皇后觉得奇怪,说道:“既然义仓有粮食,为何朝中大臣不说?我记得朝廷没有拿义仓的粮食赈灾啊。”

朝廷的人说来说去都是国库出钱,从江南紧急调拨粮食,就是没人说义仓的事情。

苏云说道:“因为这些义仓的粮食用来供应长安城的官员和各地贵族了。”

“长安城的粮食先从义仓出的,特别是长安城周围的义仓。”

“然后是观众各地的豪族大族,他们从义仓拿粮食。”

“如果堵住这个漏洞,义仓的粮食足够。”

听了苏云的话,皇后勃然大怒,骂道:“岂有此理,义仓是给老百姓度过荒年的,怎么会被长安城和贵族拿去当口粮?”

苏云连忙安慰皇后,说道:“岳母大人息怒,小心身体,气疾刚好呢。”

袁梅也劝皇后息怒,不要太激动,小心伤了身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