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镇国公也有神力?一更!

作者:雨景天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只不过北宋中晚期,士大夫们经常抢夺武将指挥权,以至于北宋军队作战模式有些反复无常,打胜仗的成功率就降低了。

定川寨,好水川等战役中,北宋军队之所以落得大败,还是因为他们远离了建筑工事,与对手正面硬拼。

南宋可不同,当金国接连灭掉辽国和北宋两大政权,金兀术趁着士气高涨时,出兵先攻击淮北顺昌城,而后南下进攻河南郾城。

此时南宋名将刘锜则是以钩镰枪,配合陆军战阵主动出击,与金国骑兵缩短作战距离,让凶名赫赫的“铁浮屠”无法发挥出优势。

所以,南宋战术方针是强调主动出击,根据有利地形展开游击战。

北宋太过注重一城一地的得失,加之士大夫们外行干预内行,白白损耗军队锐气。

南宋诸位名将有了更多作战指挥权,便能灵活地施展弹性攻防,保住了南宋来之不易的半壁江山。

而现在,武植就是要解决将领兵权的问题。

只要将兵权牢牢掌握在将领手中,才能如臂指使,指哪打哪,而不是一个行为还需要一帮外行来指导,才能调动军队。

这样太繁琐,虽然兵权掌握在官家手中,这样的作法无疑削弱了朝廷的军队力量。

其中,枢密院就是主要掌管军令的下达。

武植现在身为殿前司,有时候是通过官家,有时候还需要通过枢密院。

当然,武植可以一人独裁,但北宋的制度在这里,那枢密院的人也不可能全部听武植的。

不过武植现在的权利若是出现了战事,他领兵的话,以官家对武植的信任,倒是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对于武植而言却也并非那么严重。

而枢密院的问题,武植想来若是战事打开,他能做出功绩就不是问题了。

接下来。

武植让四大名将自己去训练。

从一开始武植就给了他们一些小小的兵权。

尽管有些不能服众,随着他们自身的武艺和领导能力,手下的人也不得不佩服。

知道镇国公的眼光,挑选的都是狠人。

也自然就服气了。

武植现在手底下有四个名将,还有林冲,鲁智深,武松等人。

作为武植的兄弟花子虚,现在也领兵几千人,跟着武植也算是小有地位。

花子虚也是感慨,若非武植他哪有今日。

宋江的一行人也在操练。

这帮贼寇平日里在梁山自由惯了,忽然到武植这里天天操练,也是有些怨言。

但宋江是他们的大哥,宋江诏安心切,好不容易有了今日这般局面,自然要在镇国公面前好好表现,争取以后做出一番功绩。

这样能提升他们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