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章捡漏

作者:夜十三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也是投资收藏的一条财路。只有市场经济才有可能把收藏活动中的艺术情趣和投资效益结合起来,成为兼得的熊掌和鱼。这或许就是芸芸众生的逛摊者所孜孜以求的共同期盼。

早上点钟,潘家园已车水马龙,人流如潮,热闹非凡。摊主们穿着厚厚的棉衣,一开市,便把自己的货物摆好码齐,搓着手、跺着脚跟前来购物的游客讨价还价。

潘家园真的很大,分前后场,前场右侧为古籍旧书。由于卖方要有当地出版管理部门的经营许可证,故多为京城人经营,以新版旧书为主,也有民国期间的旧书刊、画报等,最引人注目的是红彤彤的语录和像章,还有六十年代前的各种画册、杂志、连环画,以及各种旧邮票、旧信封和旧明信片等。

前场左侧为古旧硬木家具,主要经营红木和花梨木的太师椅、翘头案、万历柜、古玩架、隔扇板、大屏风、明式盆架,以及各种木雕花板。因家具笨重,也多为当地人经营。

后场有十排罩棚两千多个摊位,这里的摊贩来自全国各地,卖什么的都有。大多数都是古玩字画,至于有多少真东西,那就只能靠自己的眼力了。此外,还有专门打游击的“行商”,就地抓货,现趸现卖,货拿手中,招揽买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沈川和周彦混在人群中,东瞧瞧西望望,看什么都很稀奇。当然,来这里逛的,并非都是有收藏梦的发烧友和拣漏儿抓货的行里人,如此集古今中外、五花八门、洋洋大观的艺术品市场,作为京都的一景,还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观光、闲逛和看热闹的中外游客。

“老沈,快点,去那边看看”周彦在前面,回头招了下手。

沈川正蹲在一个小摊前,拿着一个鼻烟壶在看着,摊主四十多岁,黑瘦黑瘦的,戴着瓜皮帽,里面穿着棉袄,外面套着灰色棉麻挂,抱着胸,双手吞在袖子里。

“小兄弟,一看你就是个行家,识货”说着竖起大拇指,“这鼻烟壶,是乾清宫里流出来的,如果真心想要,我可以便宜点。”

沈川抬头看了小贩一眼,笑着说道“这真是乾清宫里出来的”

小贩急了“你咋还不相信呢这是我二姨家传下来的,我二姨夫的祖上,可是宫里的御厨。”

“喂”周彦走了回来,拍了一下沈川肩膀,“叫你没听到啊。”

沈川说道“听到了”

周彦说道“听到了不搭理我。”说着一把抢过沈川手里的鼻烟壶,扔在摊子上,“快点,去前边看看,好像有人淘到好货了。”

“哎哎哎”小贩不干了,“乱扔,弄坏了,你陪得起吗”

周彦看了一眼小贩,冷笑着说道“你糊弄这个傻货,别把我也当棒槌。你那东西是哪出的货,是谁做的旧,用我说出来吗”

小贩哼哼唧唧的,一句话也不说了,挥挥手,不耐烦的说道“行了,不跟你一般见识。”

周彦冷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