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西医里,算是大流。”
“程天石这种情况,几乎就是唯一的另类。”
秦凡叹息一下,“是啊,程老没有医馆,没有抓药,没有收费,却愿意无偿地给人民群众看病。”
“这算是中医里的一股清流,只可惜因文化限制,挡在了目前的规则外。”
“他们想放手造福一方,却冒着无证行医的风险,终究不是一个好办法。”
“这种打擦边球的做法,虽然不可取,但又实实在在的造福了不少人民群众。”
听到这里,房学林心中一动。
他似乎有些明白了秦凡的真正用意。
“秦先生,你是想给程天石这种民间中医人争取到一些政策?”
秦凡看了一眼房学林。
反问道:“房会长,你觉得呢?”
房学林沉吟思考起来,“嗯,像程天石这种情况的中医人,在民间还是有不少。”
“如果要给他们开绿灯,直接发放执业医师证,还是有不小的难度。”
“因为这将涉及到一个规则的改写,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
“并且,这中间还将涉及到如何来认定他们是否具备这个条件。”
“只可惜中医协会是个清水衙门,什么权利都没有。”
秦凡呵呵笑起来。
“无妨无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事在人为吧。我想邀请你,趁这个机会,我们一起做个比较详细的调研。”
房学林致力于对中医的推广和拯救。
他心中很清楚,如果秦凡能促成这件事所蕴含的重大意义。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在这个物质社会中,不仅良莠不齐,人心还非常浮躁。
让程天石这种中医人从灰暗地带走出来,同样是在拯救中医。
面对秦凡发出的邀请,房学林是义不容辞地点头同意。
第二天,两人去了另一个城中村,这里的地名叫欧家坝。
沿途一打听,城中村有几百户人家。
除了一家半中医半西医的诊所,还有两家西医诊所。
这种半西医半中医诊所,一般是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
店铺的名字却带有很浓的中医特色,叫岐黄医馆。
秦凡和房学林大大方方地走进去。
坐诊的医生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见有人上门,也没有什么接待。
前来看病的患者有老有少,都很自觉地依次坐在诊所的椅子上。
秦凡和房学林也没有破坏规矩,只是像患者一样坐在一旁观察。
只看了三四个患者,其中看中医的只有一人。
而想看中医的患者,还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