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都剥了出来。
等到晚上收摊回去,宋秋就将剥好的胡豆瓣用蒸笼蒸熟,放凉了后拌入面粉。
最后底下用晒干的丝瓜囊铺着,将拌了面粉的胡豆瓣均匀的一层一层的铺在专门在孙大铁家买的大小一样的蒸笼屉子里。
上头再盖上丝瓜叶子什么的,就放在一个睡的屋里,通风的窗下。
宋秋每天收摊回来都会观察一二,直到发现上头冒白霉了,才探进去试了试温度,发现有些热,便拿干净的筷子将豆瓣一层一层的都翻了翻,翻出的结块的豆瓣用手给它掰开,再散起来,接着发酵。
再过了两天,再看,这是胡豆瓣已经长满了霉,黑的青的,十分不好看。
老袁氏探头过来看了一眼,就皱眉,“这不是都发霉了?做坏了?”
虽不知这是折腾个什么吃食,但忙活了这么多天,眼见是发霉了,老袁氏这心都抽起来。
宋秋闻了闻味道,笑道:“没发霉,就是这样的,正好正好呢!”
说着将结块都一块一块的分散,让豆瓣一瓣一瓣的散开来。
然后用簸箕一一装了,放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个大太阳,最后用手一搓,用筛子一筛,筛去了霉毛,发酵好的霉豆瓣顿时就是好看的了。
老袁氏抓了一把闻了,闻着还挺香,这才松了一口气,对宋秋的吃食我抱了好奇来。
霉豆瓣做好了宋秋就小心的用干净的布袋子先给它装起来,后头只管用就是。
而一晃到了七月底,这期间,天气愈发的热,秋老虎一个比一个的很。
趁着这大热的天,茶棚的生意又好生的红火了小十天的。
宋秋几个累得也瘦了一圈儿。
眼看着辣椒都红透了,拖不得了,宋秋干脆决定茶棚暂时关门。
反正这热气过了,冰块也不用拉了,只卖热茶,就要淡些,趁这个时候,休整一番,她先将她的重头事忙好再来。
不过茶棚也不能就这么空着,趁着不开,规划起来把小客栈建上最好。
为此,宋秋专门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和刘才贵父子三个商量要怎么建。
刘才贵做的是木匠的手艺,什么时候建过房子?先见宋秋找来,还纳闷得紧的。
后一听宋秋不建什么砖瓦房,而是要建纯木头的木制客栈,这就是他的拿手活了。
但没建过房子,便是木头的房子,也是需要好好斟酌的,为此,刘才贵商量定了好还专门将自己专给人建房子的大舅子给找了来参谋。
后头又配着宋秋用炭笔画的图纸好一番研究,过了三天左右,就找上宋秋,宣布可以开工了。
宋秋当下先拿了十两银子给刘才贵,让他全权负责建客栈的事,雇人砍木料什么的工钱什么的都看着办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