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
生活没能打败老人,可长久的思念与孤独,却是让老人身心俱疲。
“外婆啊,要不年后您跟我回平江吧,我和耗子都在那边,您干脆也搬来算了。”
江铭劝道。
对方的话,让老人从思绪中抽了回来,只是她摇了摇头。
“不折腾了,也折腾不动了,认识的人都在这边儿,你们两个都忙,我去了也没什么意思,在这儿我还可以和街坊邻居写写毛笔字,聊聊家常。”
老人拒绝了。
听到这话,江铭也没再劝。
事实上。
陈昊和江铭早已不止一次劝过对方。
但每次对方都以同样的理由回绝了。
人是社会性动物,圈子很重要,而让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去适应新的圈子,确实有点难。
正如对方所说,江铭和陈昊都很忙,而且接下来应该会更忙。
老人的选择,二人也都能理解。
“您不去也行,但家里必须要有一个保姆。”
江铭主动说道。
“请什么保姆啊?我身体好着呢。”
老人自然是拒绝的,对于他们这代人来说,请保姆就好像是剥削农民的地主。
斗了半辈子地主,她可不想临了自己却成了地主。
“不请保姆,你就跟我们去平江。”
陈昊附和道。
“我不要。”
老太太双手抱胸,摆出一副撒娇的模样,很是可爱。
“外婆,这样您看行吗?咱也不请保姆,就找一个陪你练字的,总可以吧?”
老人痴迷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家里的墙上到处贴满了老人的随笔。
每年逢年过节,别人送补品她不爱要。
可如果换成文房四宝,她都能高兴半天。
在她看来自己的亲外孙,每次回家都捧着电视看个没完,反倒是江铭很对自己的胃口。
老太太之所以对江铭这么偏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江铭有耐心,也愿意陪她练字。
一听说有人能陪自己练字,老太太双眼顿时一亮。
“那行。”
老太太爽快答应。
“这件事儿暂时放一边,来书房,让外婆看看你的字有没有进步。”
一提起练字,老人的精神头顿时就来了,春晚也不看了,她拽着江铭直接进了书房。
“苦命的孩子呀。”
望着二人离去的背影,瘫在沙发上的陈昊不由得感慨了一声。
研得了墨,掭饱了笔,老人静静看着江铭。
“来,让我看看你进步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