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达成

作者:静衍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案,星空科技集团一次拿出了12亿美元现金,资金缺口只剩20亿美元,大大降低了杠杆率。

有12亿美元的资金打底,银行的风险被降到最低,林睿的这番动作刚使出,银行那边的风控瞬间就通过了。

随后,星海科技集团以阿里集团18.1%的股权做抵押,轻轻松松从工行、建行、中原银行手里拿到20亿美元的贷款。

这次收购阿里股权的行动,总算达成了。

只是可怜了星空科技集团,被抽走了76亿现金,账上只剩下二十多亿。

不过,林睿相信,等过两年阿里上市,他一定会获得一个满意的回报。

……

脑子里想着资金的事,怎么才能获得更多的系统奖励?

忽然记起1月份,系统改变了年终奖的奖励方式。

以未央科技年总营收的4%为基础,进行了62倍的奖励,一下子奖励了两百多亿。

如果这样的奖励多点就好了。

可惜,这种奖励有限制,只是针对科技类行业,科技含量越高,奖励的越多。

像房地产、商品零售资等…金流比较大的行业,系统只会按照总营收的千分之一~1%进行奖励,发展的再厉害,不是科技类公司,也突破不了1%大关。

不然的话,这倒是个刷奖励的好办法。

想到这里,忽然心中一动,零售行业不在奖励范围内,但像阿里,京东这类电商呢!

应该算是科技公司吧!

这类企业能不能突破1%的限制。

想到这里,他眼前就是一亮,如果可以,这绝对是个获得系统奖励的好办法。

随后林睿开始询问系统。

系统:电商行业属于科技类公司,不在限制范围内,可以突破1%的限制。

系统提示:由于电商行业以零售为主,资金流较大,会降低系统评价。系统奖励能突破1%的限制,但相比其他类型的科技类企业,奖励增长难度更大。

看到系统回复,林睿的心彻底放了下来,难度大不怕,只要能突破了1%的限制,就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而且,根据系统新的年终奖奖励方式,营收越高,科技含量也高,奖励就越多。

科技含量林睿没办法,需要慢慢发展,营收倒是有许多可操作的空间。

如何拉高公司的营收,相比阿里模式,林睿更倾向于亚马逊模式。

阿里是一个平台,他自己不卖东西,只在其中抽成,收取广告营销费用,嗯,平台上的数销售数据,并不算它的营收。

亚马逊自己卖东西,所卖的商品都算是他自己的营收。

两相对比,一个只在其中抽成,收取广告营销费用,一个直接自己卖东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