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花钱如流水

作者:静衍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生在12年1月,也就是今年1月份。

未央科技经过一番博弈,再次花费48亿人民币,拿下了中原银行16%的股份。

这次收购,未央科技出资10亿,从银行贷款38亿,完成了股权收购。

交易过后,未央科技在中原银行的持股达到28%,直接成了第一大股东。

不过这笔贷款和其他贷款不同,随着未央科技的融资,上个月中原银行的股份,被林睿过户到星空科技集团名下。

虽然,第一笔购买12点股权的28亿贷款,仍然留在未央科技。这一笔38亿的贷款,却随着股权,被带到了星空科技集团。

所以,这笔贷款,已经不需要未央科技偿还,和未央科技没什么关系。

第十三笔贷款,发生在今年3月份。

随着再次大手笔投资美团、饿了吗、小米…还有许许多多的创业公司,去年11月份筹集的总额28亿元的投资基金,再次被花完。

于是未央科技联合工行,再次成立了总额80亿元的投资基金。

其中未央科技出资20亿,工行配合出资60亿。

这总额80亿元的投资基金,到如今才花了不到一半。

林睿想了想,这60亿倒没必要这么着急还给工行,杠杆投资本就是常态。

随着未央科技的融资,又把所持有的大部分创业公司的股权,过户到了星空科技集团名下。

从今以后,未央科技和星空科技集团,也可以看成单独的两家公司。

先前,未央科技在小米、美团、饿了么、大疆无人机…等等这些创业公司,已经有了很高的持股额。

这些公司的创始人为了公司未来考虑,除了饿了么这些已经被控股的,很难接受未央科技的持股比例进一步提高。

现在倒好了,未央科技和星空科技分成两家独立的公司,未央科技持有的大部分创业公司的股权,又被转移到星空科技名下。

如今,未央科技对这些创业公司的持股额非常低。先前由于持股额过高,不能继续投资的公司。

现在,可以名正言顺的继续投资了。

第十四笔贷款,同样发生在今年3月份。

为了进军云计算,在全球范围内抢占市场,建设数据中心。未央科技联合中原银行,成立了总额150亿元的数据中心建设基金。

其中未央科技出资30亿,中原银行配合出资120亿。

与上一笔贷款相同,总额150亿的数据中心建设资金,如今刚刚花出去五六十亿,还有近百亿的资金在账上放着。

钱还没花出去,自然也不需要还。

第十五笔贷款,同样发生在今年3月份。

出于对未来的布局考虑,又考虑到电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