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发展策略

作者:静衍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对于非常依赖外国技术和设备的中芯国际,影响极为不利。

中芯国际若是外资企业,或者是合资企业,处境都不会这么差。

越是国企入驻,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越会限制中芯国际的发展。

从这方面看,即便中国的民间资本,私企入驻中芯国际,也比国企入驻中芯国际,面对的形势好的多。

但是,面对中芯国际这个无底洞,而且技术上已经沦落到世界二流,哪家民企肯入场。

投的少了,根本溅不起水花,想要推动中芯国际的发展,最起码要百亿规模,而且这仅仅只是开始。

先不说中国有多少家民企有这个实力,谁家钱多烧的慌,把自己的身家砸进这个无底洞。

说不定哪天被国外制裁,就玩完了。

这种情况下,虽然民资接手,更有利于中芯国际的发展,但根本没有哪家民企有这个实力和胆魄。

只能国企接盘。

但国企接手后,西方对中芯国际的技术和设备限制会更大,发展环境会更恶劣,这仿佛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从这方面看,星空科技集团入场,是各方面都愿意看到的。

一是星空科技实力强悍;二是有林睿这个比较传奇性的掌舵人;三是由私企主导的中芯国际,比有国企主导的中芯国际,发展更灵活,外部的环境和限制也会更少一点。

……

虽然,有星空科技集团主导的中芯国际,比国企主导的中芯国际,受到的外界限制会更少。

但是,想发展仍然困难重重,林睿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中芯国际的内部斗争,以及给中芯国际物色合适的掌舵人。

这几年,随着张汝京离职,江上舟突然因病去世,中芯国际更加混乱。

张汝京留下的负责人王宁国,则陷入无人支持的地步。

大唐电信力挺自己人杨士宁,通过股权操控,导致王宁国落选执行董事,从此中芯国际开始了混乱的内部斗争,人才流失率大幅上升。

其实王宁国和杨士宁,都是技术方面的顶级人才。

王宁国出生在内地,成长在弯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材料科学及工程系博士学位,曾服务于劳伦斯放射实验室、贝尔实验室、美国应用材料公司。

随后追随张汝京来大陆任上海华虹集团ceo,拥有百余项专利,被誉为“应用材料专利之王”。

大唐电信力挺自己人杨士宁,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物理学专业硕士、材料工程学专业博士,服务过美国英特尔、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原首席执行官、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两人都是技术方面的行业大牛。

幸好,在生命的最后一周,江上舟仍然为中芯国际接班人在董事之间斡旋协调。在病床上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