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吾等愿为社稷之伟业献力”
一听这话,黄老顿时就坐不住了。
浮丘伯再一次证明,无论任何事情,当他开始出现了内卷的趋势之后,事情就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我家里还有些藏书……黄老献书共计十一部,请司马君如实禀告陛下”“呵呵,我忽然想起了我兄长家里还有三部书”
这一刻,司马喜不再唯唯诺诺的去借书,而是这些人围绕在司马喜的身边,开始推销着自己家的藏书,好在这些都是大家,并非是豪族,若是豪族,大概是不会如此在意自己的名声,或者是学派的名声。不过,豪族的书,皇宫也收藏了不少,这都是牢狱内的某位大臣的功劳,司马喜非常的开心,一一感谢。浮丘伯则是继续笑呵呵的看着他们。坐在下方的伏生看向他的眼神里满是敬佩。
别的不说,就说这教弟子,荀子在这方面的本事当真是一绝啊,你看他教出来的这些人,就一个比一个有学问,一个比一个厉害。“多谢浮丘公多谢”
司马喜是彻底对这位老头改观了,在先前,司马喜总是觉得,这个老头没有道德底线,一味的吹嘘陛下,没有气节。
可今天,这位老爷子总算是让司马喜明白了,什么叫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看到司马喜那恭敬的模样,浮丘伯只是笑了笑,说道“陛下要做的,是功在千秋的伟业,我又怎么敢不为陛下效力呢”
司马喜这才想起了什么,看着一旁还没有离开的伏生的手。“您的阿父真的说过那样的话吗?”这句话一出来,伏生就有些不开心了,“您以为我是阿谀奉承,为了邀名就编排自己阿父的人吗?”司马喜急忙道歉,说道“我向来敬重伏公,只是没有想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伏生这才说道∶“他确实是这么说的...他从前不曾评价过他人,我也很好奇,也曾询问他,怎么会对陛下有这么高的评价呢”
“阿父说他坐在车上去看望隔壁城池的好友,一路上常常能听到孩童嬉笑的声音。”“这是个什么回答呢”司马喜皱着眉头,很是不解。
他即刻看向了浮丘伯,问道“您与伏公都是有名的大儒,您可以为我们解惑吗”浮丘伯沉思了会,笑着抚摸起那长长的胡须。“你觉得陛下是个什么样的君王呢?”司马喜沉默了片刻,说道“比德于玉之忠焉。”
像这句话,若是让刘长或者长安的群贤们来听,大概率是到下辈子都听不懂的。
可浮丘伯和伏生顿时就明白了司马喜的意思,这是子贡跟孔子的一段对话,孔子说君子比德于玉焉,其中提到了忠,而孔子对此的解释是∶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瑕不掩瑜,这就是司马喜对刘长作为君王的评价了。
浮丘伯笑着说道∶“你们不知道当初的事情,故而不明白伏公为什么要这么说....当初各国征战的时候,连年都会抓人去服徭役,土地的税赋很重,百姓们耕作了一年,却连糊口的粮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