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造了大量关于墨子的典故。
这些典故的粗糙程度,儒家看了都直摇头,虽然我们跟墨子不对付,可毕竟人家也是个大贤啊,陛下您也不必如此祸害啊
比如说,为了展现批判质疑的精神,刘长的典故里就记载了墨子的弟子有了一个好的想法,而墨子认为这样做不能成功,墨子的弟子坚持自己的想法,反对墨子的想法,最后弟子成功做出了东西,墨子发现自己的错误,向他道歉的事情。
这个典故看下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如果弟子发明的不是耕犁的话,如果墨子没有动手殴打弟子的话,如果弟子在质疑的时候没有骂老狗的话...
这典故怎么看都不是墨子和弟子,而是刘长和刘长啊,墨子的弟子发明耕犁??算了,可以理解,可是墨子会因为跟弟子意见不合就打他,还要将他打死吗墨子的弟子会因为不认同墨子的想法就骂他老狗吗
还有,为什么特么的墨子的徒弟叫鲁班啊??
刘长今天又写了一个标准,正是严格精确的分析。
没错,典故很快也就出来了∶墨子想要做船,对尺寸之事只是测量出了大概,没有精准的分析,最后做出了很多的零件,开始拼凑大船的时候,方才发现,这些零件无论如何都拼凑不起来...墨子气的直骂娘。
刘长笑呵呵的将今日的典故拿给吕禄来看。
"你看,朕这进度,很快就能写完了!陈陶都不知道朕已经写了这么多,哈哈,很快,就能给他一个大惊喜!也算是对他这些年在尚方的功劳的奖励了"
吕禄迅速读完了这典故,嘴角不由得抽了抽。
陈陶若是看了这个,喜不喜不知道,可惊是一定会惊的。
当初浮丘伯的文章险些送走了陈陶,而陛下这些典故都够送走整个墨家了。
"陛下您这书写的很好…可就是这些典故吧..是不是有点."
“你觉得典故太少了”
"不是,不是,陛下,只是您如此编排圣贤,是不是不太好”
"子墨子乃是心怀天下的圣贤,您在典故里将他描述成这个样子……这实在是..."
吕禄抿了抿嘴,也不知该怎么说。
刘长大手一挥,完全不在意,“这有什么,你不知道吧,我的老师曾告诉我,我的祖师就喜欢这么做,用圣贤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并非是羞辱,这是尊敬啊,你看我祖师为了表达诛杀那些冒充道德之士的小人的想法,还说孔子做了鲁国相的第一天就杀死了少什么卯…师父之前,可从来没有人说过这件事啊……完全就是没有任何记载的事情..."
"我这是继承祖师之风,怎么能说是羞辱圣贤呢"
那您倒也也继承点好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