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学府。
于是,赵云只得就读普通学校。
小学……
初中……
高中……
白天上学,晚上修武,没有节假日,也没有双休日,即没有周末。
但是赵云的修武修得实在是一般般,要是用“一塌糊涂”来形容的话,还真的是恰如其分的。
于是,赵云多次向父亲提出,甚至是跪求,不想再修武,但都被赵庸强硬呵斥。
普通学校可以不去上,即使成为目不识丁的极少数……也在所不惜!
但是,“武”,不修?那是万万不行的!
作为赵家族长的长子,怎能不修武?怎能不去为父圆梦?怎能不承担家族应有的责任?做出应有的奉献?
只要没有结婚生子就必须修武!
之所以赵云提出不修武,一是他认为自己修武天赋太差,近乎于零,修武十多年一点感觉都没有;
二是他有自己的喜好。他从小就喜欢数学、热爱数学、痴迷数学,无时无刻不想着在数字、符号、算式和方程等组成的海洋中徜徉。
————
秦历四零三八年,年初。
赵云接近十八岁,父亲赵庸又带他到首都咸阳城的天赋检测中心,检测修武天赋。
得出结果,修武天赋零点三二一分。
修武天赋三十分至五十九点九九分,为武徒。
成为武徒是修武的最低要求,低于三十分基本不可能修武成功。
而赵云,连一分都不到!
“老子当年在你这个年龄时,修武天赋还超过了五十分呢!好歹也是武徒啊!”赵庸大怒:“你倒好,你……你……十八年修武,你都修到狗身上去了?”
“败家子!”
赵庸最后生气的怒吼一声。
至此,赵庸彻底放弃了赵云,反正这十八年来他又生出了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把修武资源让给弟弟、妹妹也是好的。
没有了父亲的强制管束,赵云参加了当年的普通高考,很轻松地考入了大秦国普通高校中排名第二的扶苏大学——以大秦国第二代皇帝秦二世之名命名的大学。
当然,以赵云河东郡理科状元的高考成绩,进入排名第一的始皇大学也是没问题的,但是赵云没有报始皇大学。
说白了,填报志愿时他只填写了扶苏大学一所大学,因为扶苏大学有全球最好的数学院。
当时,好多同学都嘲笑赵云,说赵云是白痴、是傻子,全郡第一名不上始皇大学却上了扶苏大学。
秦历四零三八年,八月底。
赵云第二次来到咸阳城,走进扶苏大学数学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大学生。
其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