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但守城的兵丁也死伤千余人。他们不抱任何侥幸思想,知道闯营必然回有下一次更加猛烈的进攻。城墙炸开的缺口并不太严重,已经在当天夜间用土袋堵好。又把城头上损坏的大炮拉回城中修理,换上一批新的大炮,还有鸟铳、弓弩。礌石和万人敌也源源不断的送上城墙。开封第一战能守住,也跟装备充足有很大关系。在第一战中受伤的士兵和丁壮也已经撤退下去,换上来另一批身强力壮、年轻勇敢的人。
掘洞的义军仍然留在城墙洞中,那些受伤的、疲惫的都趁着黑夜换了下去,把生力军调了进来。有给洞窟中送来水、食物、被褥等生活物品。掘洞的工作仍然在继续,但进展比以前慢了,因为原来掘洞的都是伏牛山的矿工,可他们死伤很大,新上来的士兵虽然强壮勇猛,但对凿洞的工作并不熟练。
总之,双方都在做着调整,准备第二次的较量。就好像两名拳击手,第一回合结束后,各自回到座位休整,准备第二轮全力以赴的击倒对手。
范青知道掘洞的事情不能着急,况且这么多的洞窟爆破,需要大量的火药,火药作坊也在日夜不停的制造火药。所以这几天让将士们好好休息几天。
守城军民知道义军还在掘洞,因此不敢放松,他们还向下投掷燃烧的干柴,还有万人敌,但这法子已经没有作用了。义军掘洞的战士都深深藏在洞中,最浅的洞窟也有三四米深,足够藏身了。
守城的军民按照第一次守城的经验,在城墙根的里侧,对着每一个掘洞的地方平放一口空缸,缸口朝外,经常有一个人去听一听,只要义军开始掘洞,就会从瓮口传出声音,掘洞的深浅都能从瓮口传出的声音辨别出来。守城军民从瓮口传出的声音判断,义军掘洞的速度很慢,想要凿开石碾子,至少也得三天时间,稍觉放心。这三天时间可以从容商议,怎么把这些地洞夺回来。
这一天,正好是崇祯皇帝的生辰,开封城内所有现任官吏,除了在城上守城不能离开的以外,文官七品以上都来巡抚衙门大堂,布政使、按察史、知府、同知等都到了,武将因为军情紧急,来的较少,但陈永福和河南都指挥使也都到了。
他们按着品级穿着朝服,在鼓乐中进入大堂,由赞礼官唱赞,向供在中间的皇帝牌位五拜三叩头,然后由高名衡跪着朗读庆贺的表文。表文前面是几个领衔的封疆大臣的名字,后面是正文:“兹遇圣上诞辰,普天同庆,海内欢欣,恭维我皇上神文圣武,勤政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