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几岁?”
“她的名字叫费珍娥,虚岁十七。”
范青露出微笑,完全明白了吴汝义的用心。站在他身后的李岩等人也都心中明白,互相交换眼色,轻轻点头。范青今年二十八岁,有一后四妃,作为一个皇帝来说,身边的女子是太少了。在古代讲究多子多福,皇帝的儿女多,也有利于将来皇位的继承,所以下面的臣子也都希望皇上能多生养儿子。而且这次东征,范青也没有携带家眷,所以为皇上物色几名美貌的妃嫔,也是臣子的义务。
范青听了吴汝义的话,心中也是微微一动,很想看看这个吴汝义口中的,即美貌又有文才的女孩。但他在表面上却不肯流露出急于召见的意思,先命吴汝义平身,然后以无动于衷的态度随便问道:“你刚才说,这个费珍娥还有文才,何以见得?”
吴汝义躬身回答:“臣不敢随便妄言,臣听寿宁宫的管事宫女言讲,崇祯很夸奖费珍娥的文才好,称她是宫女中最好的女秀才。”说到这里,他将费珍娥的一卷仿书呈上。
范青不善书法,但他平日喜欢读书,也喜欢欣赏别人的字,此刻看了费珍娥的娟秀字体,忍不住在心中暗暗点头“这小楷字写的真漂亮!”
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皇帝身份,所以他没大声说好,只是看了两张仿纸,含笑点头,将一卷仿书递给了李岩,在心中默想:这个姓费的宫女既然容貌很美,又有文才,不妨召见一次,再作决定。
李岩和傅宗龙共同观看费珍娥的仿书,都对这仿书发出称赞。傅宗龙因看出来范青已经有意将这个费宫人纳为妃子,更是说出些“溢美”的话。当然他的称赞话并不离谱,例如说费珍娥的字是以欧字为底,赵字为面,又说从她仿上填的小字看,显然习过《灵飞经》,这些话都使李岩点头同意。看过仿书,傅宗龙向范青躬身建议:
“既然这个费宫人自称有话要向陛下面奏,请陛下回寝宫后召见一问。”
范青淡淡地回答一句:“今日初进京师,诸事繁忙,等闲的时候召见她吧。”
因为天色已将黄昏,范青草草地看了一下三大殿,便命几位大臣各回衙门去处理要务,又命吴汝义去陈永福处,将已经寻找到崇祯尸首的事告他知道,于是他在王从周和武士们的前后扈从下回武英殿去。
傅宗龙的学士府设在明朝的戎政衙门,所以他同李岩在内金水河南边送范青出归极门以后,再同李岩拜别,然后转身往东,步出会极门,从文华门的南边出东华门下马。当他们快出东华门时,傅宗龙拉住李岩止步,小声说道:
“林泉,皇上妃嫔不多,至今只有一子一女,这次攻克京师,是否选妃,也是我大顺朝臣民所关心的一件大事。适才皇上听了吴子宜的禀奏,又看了一张仿书,已动了采纳费宫人为妃之意。此为我大顺朝一大好事,足下位居丞相,为朝廷中枢大臣,为皇帝采选妃子也是你份内的事情。理应劝皇上召见费氏,何以默无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