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一票难求(1/5)

作者:油炸大金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影的诚意?不少导演的理解是观众都是傻乐呵的,所以拍一部傻乐呵的电影?他们从出发点就错了!拍电影的诚意首先得问问自己你拍的是什么,想要表达什么。而不是妄度揣测观众有多傻有多需要你去咯吱他笑。”

“那你觉得什么叫没诚意的喜剧?”

沈梦溪想都没想直接回答:“黄百铭这几年做的所谓贺岁喜剧就是没诚意的代表!”

“随便从网上抄几个段子,选一些年度热词,组合一下,观众就会笑了吗?”

“我们的主流观众是很挑剔的,你必须想在他们前面…”

观众提问:“我感觉这电影有点像《宿醉2》…”

“你想多了,它跟《宿醉2》唯一的共同点是发生在泰国,事实上,我们参考了《午夜狂奔》、《雨人》、《第八日》…”

徐争补充:“要成为一部好看的喜剧片,首先得有一个好看的故事。要有一个好看的故事,前提就得有一个有趣的主题,一个好故事,才应该是喜剧电影的终极目的,然后用了一个让别人发笑的形式,让别人接受。”

……

跟原时空相比,《泰囧》宣传少了一个标签:票房黑马!

所谓黑马,就是无人看好嘛!

但现在不一样了,《泰囧》首映之后,一骑绝尘,无论上座率还是单日票房…

很多人分析过《泰囧》的成功原因,排名第一的就是队友配合:

“路川就是脑袋秀逗了,电影这个东西,根本不看过程,只看结果。

《王的盛宴》从任何一方面看都没有大卖的可能,况且这片的素质实在一般。

《1942》这类片,既不大众,也不会被大多观众“主动”接受。再加上本就生活幸福指数不断下降的社会,人们还是更倾向于选择有趣的轻松的事情,至少看着不那么累。

什么《大上海》《血滴子》又那么不严肃。在加上这个本就乏味和压抑的冬天。《泰囧》成功了。”

这个时空,大概就是宣传加上《一镜到底》的影响!

宣传策略:上映前,各种吊胃口,沈梦溪负责吹票房,各种宣传短视频冲刺互联网;上映后,媒体软广告…

广告到什么程度呢?

你随手看一个营销微博都开始转了。

但是这种宣传很少引起别人反感,比起其他大片一开映就是铺天盖地的各种宣传,泰囧这次抓住了普通观众的心。

《一镜到底》、《泰囧》都采用的这种宣传方式!

口碑方面,大部分观众都给了好评,至少是及格的——故事本身比较圆;

当然还有《人在囧途》的效应影响,以及三个演员本身就有很高的国民好感度!

如果把黄博换成新晋金鸡影帝,你就是觉得违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