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都好。
东阳王极为宠爱这女儿,拒绝。然而宋王施加的压力一天比一天大,甚至上升到了朝廷程度,要么揭发东阳郡发生的丑事,要么弄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
方月娥心疼父亲,就主动说答应联姻要求。现已订亲,故此近期才会一起结伴出来游玩。而婚期就在三个月之后的十一月十一号。
我这地原镇,正好就在宋王和东阳王辖地之间,今年被上边批给了前者。明天又会被分给后者,始终没个定数。
我举起茶杯说:“女儿身却深明大义,如此重情,就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方月娥大气的也喝了一杯,她站起身说:“我该回去了,李大哥,我以后还能来看您吗?”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要相识?”我摇头说道:“浅尝辄止吧。”
“这一句诗,真好。”方月娥若有所思,便失望的离开了。
…;…;
接下来的日子十分平淡,我有一批年龄达到十四岁学生去参加乡试了。有五个成为了举人,这是大喜可贺的事情,他们的父母拿着礼物前来感激,也有送钱的,我没有拒绝。
这一晚,我一人对月如饮,难得的醉了一次。
第二天又迎来了一批新的稚嫩面孔,而中举的,去县内的书院进一步的深造了,落榜的有一部分子承父业去了,也有一部分继续在我这求学,准备下次发力。
不知不觉就到了十一月份中旬,初冬时节,天气转凉。
我拿着钱上街买过冬的棉衣,无意间听见商贩们在聊一件轰动的大事,那就是东阳郡主方月娥,大婚之日,以烛台刺心,自尽而死。而东阳王伤痛欲绝之下,主动向大龙帝王请求削掉王位,与儿子和两位夫人过起了平民的生活,至于去了哪儿,谁也不知道。而东阳王的封地辖区,全部归入宋王所有。
我拧紧眉头,直觉这事有猫腻,虽然只和方月娥接触了两次而已,却十分了解她的心性。这位郡主本就是为了父王的利益而甘愿牺牲自己与宋王之子订婚,又怎么可能在大婚之日这个节骨眼自杀?
我买了棉衣就返回私塾的房间。越想,就越静不下。
…;…;
第二天,放学之前,我合上了书本,郑重的宣布道:“明天起,我有事要出一趟远门,将会有一位新的先生代替我来教大家。”
“先生,不要啊!”
“呜呜…;…;我特别喜欢听您讲的。又生动又容易记。”
“我是隔壁镇的,就是因为您才每天往返那么远来这读书的。”
…;…;
下边的学生们,无论大小,均哽咽不舍。我深吸了口气,说:“过去我教过你们一句,任何事情,终有尽时。现在,这一天无非提前了一点儿,而新的先生,比我还要好很多呢。希望大家以后能够谨记